(1)课题名称5.5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教师姓名曾丽学生年级初一课时1课程标准描述了解角平分线的是轴对称图形,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并学会简单运用。考试大纲描述了解角平分线的是轴对称图形,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并学会简单运用。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从折叠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轴对称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自主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内容包括角平分线的作法、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初步应用。作角的平分线是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对轴对称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根据七年级学生有好奇心、求知欲较强,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积极性高,有参与实践探究活动的要求,因此本节通过多次操作实践的研究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角的轴对称性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由于学生对于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学习目标1.经历角平分线性质的发现过程,初步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这条性质定理;2.能运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3、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重点1、角是轴对称图形2、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探究,理解,掌握和简单运用难点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导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哪些轴对称图形?那你认为还有没有轴对称图形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章的第五课时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仔细聆听.回答问题回忆旧知,引入新知思教师巡视指导,总体协调,维持课堂秩序一、基础感知研读教材125-126页,尝试解决下列问题:知识点一:角的对称性角是图形,有条对称轴,对称轴是____知识点二:角平分线的性质:如图,已知AO平分∠BAC,OE⊥AB,OD⊥AC求证:OE=OD.归纳: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文字语言)几何语言:知识点三:角平分线的做法作已知角∠AOB的角平分线.(不写做法,保留作图痕迹)二、深入学习1、判断:(1)如图1,∵AD平分∠BAC,∴BD=CD()(2)如图2,∵DC⊥AC,DB⊥AB,∴BD=CD()(3)如图3,∵OC平分∠AOB,PE⊥OB,则PD=PE相等()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OABCEDPADCBADCB图1图2图32、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OC上,PO⊥OA,PE⊥OB,垂足分别是D、E,PD=4cm,则PE=cm.3、已知:如图,CD⊥AB于D,BE⊥AC于E,BE、CD相交于点O,且AO平分∠BAC,求证:OB=OC.4、如果要作已知∠AOB的平分线OC,合理的顺序是()①作射线OC;②在OA,OB上分别截取OM,ON,使OM=ON;③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C.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议教师巡视指导,总体协调,维持课堂秩序小组合作讨论纠正组长负责协调:小组组长负责:看小组成员做题的正确率和过程,小组内先进行讲解纠正学生在思的基础上,把不能完全参透的知识抛出来讨论,再次促进学生思考的过程,让知识更加透彻化展仔细倾听,为评做准备展思的内容1、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2、以便老师了解学生思和议的成果,看学生的自学掌握度,为评做好准备评1、对孩子的错题,以及写法规范进行归正和点评2、对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合,学生做好笔记,让学生再次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及目标仔细聆听,做好笔记,归纳整合对学生本节课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点评,是本节课的收拢之笔。老师要尽可能的做到精,准,稳检及时批改,纠错,做好本堂反馈当堂检测:1.如图,OP为∠AOB的角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PC=PDB.∠CPD=∠DOPC.∠CPO=∠DPOD.OC=OD2.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点D到AB的距离为5cm,则CD=cm.3.如图所示,△ABC中,∠A=90°,BD是角平分线,DE⊥BC,垂足是E,AC=10cm,CD=6cm,则DE的长为cm.教学反思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A]不合格[]教研组长(签字):王涛检查日期:2017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