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江西省南昌县渡头中学万小青摘要:本文从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来谈谈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导入语:如今初中的各科教材都在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体育教材也在不断的进行,本人通过七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在此来谈一谈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供大家借鉴。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体育教学的目标。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构成的。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进行健体知识和运动技能知识的传授,课外体育活动的目标是巩固课堂体育教学的内容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习及活跃学生的生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上来讲应该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情趣,锻造学生坚强的意志,塑造学生优秀的社会情感,以至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任一学生来说,是通过体育要达到以下4个目标:1、身体的发展。要有好的身体和心理。2、正确的运动技能。3、科学的养身知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4、好的社会情感。总而言之: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卫生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个性是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其次我们要能了解现在体育教学内容和存在的弊端。现在的体育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比较的抽象,叫学生难以理解而且系统性不强。例如对学生讲人体运动是如何供能的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懂的,而且理论课时比较少,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要学一年左右的时间还不一定懂的东西,更何况初中的学生呢。实践课一般是队形队列、基本体操、田径、球类,竞技体操等。但学生的基础不同,但都要掌握相同的内容,这就是体育教师难以掌握的事了。另外体育实践课爱外界的影响较大,突发性事件较多。以至于实践课在很多时候难以得到系统的实施。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度,而基础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阶段。体育课教学必须改革来适应中国教育的发展。过去有的教师"放羊式"体育教学。那是因为目标定得太高无法实现,教师心中无奈,学生也是这样。场地器材设施差,加之天气等原因,使得体育课是一盘散沙。过去考什么就练什么,甚至能做假连假也做了。对于教材规定的十二项必修则抛在一边,更无选修课与素质课之分。仅仅是为应付教学竞赛和教学检查才上几次考试项目之外的内容,学生学得少,练习得也不够。再是我们应该了把握初中生生理心理特点。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第二高时期,即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学生身体迅速成长,骨胳肌肉发育很快,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都有很大发展,神经兴奋教程占优势,反应快但易激动,心脏发育稍滞后于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运动持续能力差,易疲劳。尤其是性特征的迅速发展,体态上出现了新的变化,男女生差别更为明显。男生声音变粗、喉结突出、出现胡须、体型纵向发展;女生月经出现,声音变高,乳腺发育,皮下脂肪增多,身体开始横向发展。生理方面的这些突变,引起心理、行为也发生相应变化:第一,由于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充满朝气,活泼好动,喜爱体育运动及爱在竞赛中表现自己。第二,由于身体发育不均衡,加之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所以动作笨拙、别扭、不灵活、而且容易头晕和疲劳,干事情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第三,由于性特征的日益明显。性意识的觉醒,开始注意异性,产生好奇心,并且爱表现自己来吸引异性。第四、成人感产生并身体形态产生意识,开始评价人和进行自我评论。同时心理矛盾更为明显,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自尊心与自卑感矛盾,反抗性与屈从性的矛盾,理想与挫折的矛盾,这些矛盾使他们表现出偏激或逆反心理,所以应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不可打击其自尊挫伤其人格。最后我建议应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重于游戏教学法。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自由活动余地的运动,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与数量,比如双人摇绳跳,只不允许踩死跳绳,而进出的方向、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