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海潮学校何成秀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词句。2、学习白描的写作手法教学重难点: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词句。2、学习白描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1、(出示四幅西湖风光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吗?明确:西湖2、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有关西湖景色的诗词。明确: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很好,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古诗文,善于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大法宝呢)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1、《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淘庵,又号碟庵居士,明末清除(朝代)人,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2、给加点字注音。崇祯()()更定()拏()毳衣()雾凇()沆砀()()强饮()铺毡()更有此人()喃喃()一芥()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齐读课文2、朗读指导:首先要读清楚,一要句读分明,二要节奏合理;其次要抑扬顿挫,读出作者的感情。3、小组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的更好。(学生评价)四、合作探究(一)自主合作(小组合作探究)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疑难句做出标记,在小组内讨论解决。2、解释加点的词语。①、人鸟声俱绝:全消失②、是日更定矣:这晚上八点以后③、拥毳衣炉火:穿④、独往湖心亭看雪:独自⑤、惟长堤一痕:只有⑥、见余,大喜曰:非常⑦、及下船:等到⑧、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罢了⑨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⑩上下一白:全白⑾雾凇沆砀: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气弥散的样子⑿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酒杯⒀客此在此地客居3、翻译句子。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上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从上到下全是白色③、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的一点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只小船以及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上怎么还能碰到你这样(闲情逸致)的人呢(二)班级展示各小组在班级展示合作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也可直接作出评价。五、学习白描手法1、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老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眼体会画面,抽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场景。3、学生齐读雪景句子,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未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加以修饰描绘,只是寥寥几笔,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幅“雾凇沆砀,上下一白”的浩渺雪景图,那同学们知道这种描写手法是什么吗明确:白描(幻灯片出示白描)4、白描手法运用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朴实的文字,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方法。同学们在描写对象的时候,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最简洁明了的文字描述。5、写一写,请同学们试着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一个事物:可以是我们现在吃的橘子也可以是早餐的雾景,或是学校的风景。学生写好了抽生展示(在展示中遇到用大量修辞的要纠正明确)六、总结升华1、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2、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跟随清高自赏的张岱去欣赏了一幅别样的西湖雪景图,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却让我们看见了一幅冰花弥漫,上下一白的湖心亭雪景,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可多试着用白描手法写景物,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3、作业布置熟读并背诵课文,掌握文意,体会作者的情感。七、板书设计天云山水一白长堤一痕西湖雪景湖心亭一点白描舟一芥人两三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