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铝的重要化合物一、课标、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属于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第一节介绍了金属钠、铝、铁的性质。铝的重要化合物是金属铝的化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学生既了解金属单质的性质,又了解了它们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地了解金属。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铝元素的重要化合物”,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对铝的化合物性质的介绍仍以化学性质为主,对它们的物理性质没有详细描述。本节知识以铝元素为线索,按照“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纵向知识结构进行编排。本节课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2个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硫酸铝钾是以“资料卡片”,和图片的形式出现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与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这样教学内容多种形式呈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和空间。本节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将来化学必修2的物质结构等理论知识奠定基础,同时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常识已经了解了铝的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对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某些性质已有感性认识。进入高中后学生又学习了物质分类、离子反应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为本节课学习三氧化二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做了铺垫。因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数量有限,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并不熟练,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同时出现,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药品的选择还要与其两性有关,本节课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都比较大,对学生要求较高。基于以上分析,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说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认识它们的两性"掌握它们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掌握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学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并体会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2.教学难点: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探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铝的化合物的重要性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知道铝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非常丰富了解铝及其合金的广泛用途。倾听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叙述:铝元素非常活泼,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存在。那么工业上如何冶炼铝呢?学生思考铝是活泼金属。如何冶炼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线索.资料:用PPT展示工业冶炼铝的流程图学生观察、思考、质疑让学生发现问题叙述:铝的冶炼分两个过程:其一是从铝土矿中分离提纯得到三氧化二铝,主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实现分离;其二是电解三氧化二铝制得金属铝。倾听、思考。为下面的问题留下伏笔问题:1.从铝土矿中分离出三氧化二铝,为什么不能用水?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了解到铝表面有一层极薄的氧化层是三氧思考、讨论、预测三氧化二铝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通过预测、实验探化二铝。结合它的功效,请同学说说三氧化二铝的物理性质。2.从物质分类来看,三氧化二铝是哪一类物质,请同学根据刚才的资料和以前的知识,分析预测三氧化二铝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究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叙述:其实,三氧化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及稀盐酸反应!这说明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讨论相互学习小结:1.请同学给两性氧化物下个定义2.如何正确书写三氧化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3思考铝制的餐具能否用来蒸煮长时间存放具有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整理笔记梳理知识,理解概念,突破难点,形成记忆,联系实际,突出应用。叙述:请同学再观察冶炼铝的流程图。其中在分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