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周济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三年为主的基本学制,其中一年到企业实践。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背景:德国是全球公认的职业教育发展最好的国家,同时德国也是成功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典型代表。在德国,这种教育模式称为“双元制”,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是同时在两个地点,有两个教学实施主体,也就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同时进行教学而得名的。“双元制”的特点在于理论学习和企业中的实践相结合,产业、企业参与学校教育,学生进入工厂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一般每周在企业里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可以在企业边实践边理解和消化专业知识,在学校寻找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理论依据。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普通知识,专业课程大约占60%,普通教育课程占40%。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最突出特点在于:第一,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第二,有企业的广泛参与。▲相关链接:2004年9月14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个部门联合发文强调,“……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积极推行选修制或学分制,逐步建立弹性学习制度。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三年为主的基本学制,其中一年到企业实践。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2005年,周济部长在教育部职成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指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转变,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一是要保证第三年到企业实习,二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学制如,1+2、2+1、1+1+1等。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逐步推行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便于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也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提高办学效益。2005年8月19日,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周济部长指出:“天津市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模式,是职业教育值得大力借鉴、学习和推广的模式。工学结合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符合产业需求,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也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相吻合,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2006年3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2007年2月,教育部《2007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学校半工半读试点工作……”顶岗实习概说1.“顶岗实习”的含义及意义是什么?“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学校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不同,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即有正式工作岗位。师范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可以概括为:第一,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农村教育。顶岗实习是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一是缓解中学师资紧张状况,填补农村中学师资不足的现状。二是通过培训,提高部分不合格农村教师的素质。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首先有利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