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青岛版数学第八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八册第67页。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中对于“数的认识”提出“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依据课标,“分数的意义”一课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本单元学习分数分类、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也是五年级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奠基石。分数的意义一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课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对单位“1”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难以理解。教学中要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教学目标分析1、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要点分析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难点是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教学策略设计本课的设计,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66习方式,教师适当进行引领,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教学准备上,为每个学生提供画有5只船模的题卡,6架飞机的题卡,4个飞机模型卡片1张长方形纸片、8根小棒、长1米的绳子及多媒体课件,学生6人一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主探究。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回顾三年级学习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对于分数还想了解的知识,进而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提出问题:1、对于分数已经知道哪些知识?2、对于分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举例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联系实际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对于分数想了解的知识。由旧知引入,既为新知的学习铺路搭桥,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一)初步感知。借助情境图1“船模试航”,初步感知单位“1”的含义,分数表示的意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有5只船模的题卡分一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总结。课件演示操作过程。最后总结板结论。通过进一步的提问,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二)深入探究。借助情境图2“航模放飞”,加深对单位“1”和分数意义的理解。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分别解决“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通过摆模型得到第一问题的结论:把4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2。课件演示将4架飞机平均分的过程,并板书结论。66通过分6架飞机模型得到第二个问题的结论:把6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3。通过进一步的提问,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三)观察比较通过对两个小队飞机放飞情况的比较,得到: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所以同样是2架飞机,表示出的分数一个是1/2,一个是1/3。(四)拓展应用学生举例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并动手操作,得到不同的分数。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五)总结概括总结单位“1”的含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把什么看作单位“1”?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