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之“河”以()为中心。A.涿郡B.洛阳C.江都D.余杭2、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3.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C.二世而亡D.节俭盛行4、《贞观长歌》既向观众展示了一幅英雄辈出风云际会的壮丽画卷,又让人们领略到了处在民族大融合时代里和谐开放、浪漫多彩的盛世唐风。由此你联想到的唐朝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唐玄宗5、“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假如你是唐太宗,你会以谁为“镜”?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长孙无忌6.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隋亡之鉴B.有自知之明C.爱民如子D.想树立威信7.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C.继承唐太宗的政策,重用人才,发展农业,为唐朝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D.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8.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C.对外开放D.文化昌盛1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9、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A、唐太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10、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农具中在唐朝改进并推广的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曲辕犁11、史称"得人者昌",唐朝前期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下列人物中唐玄宗和武则天都曾重用的有()①房玄龄②姚崇③杜如晦④魏征⑤宋璟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⑤D、②③④⑤12、下列考试方式与武则天首创的的考试方式相似的是()A.口试B.面试C.笔试D.开卷考试13、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A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B.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C.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D.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14、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是现在的哪个少数民族()A.藏族B.维吾尔族C.彝族D.白族15、文成公主入藏时的唐朝皇帝是()A.唐高祖B.唐玄宗C.武则天D.唐太宗16、假如你是唐初的一位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会经常处理下列哪些少数民族的事务?()①吐蕃②回鹘③突厥④靺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7、唐朝对外交往非常活跃,交往范围非常广泛。唐朝时对外交往的地理范畴有()①亚洲②非洲③欧洲④美洲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A、鉴真B、玄奘C、阿倍仲麻侣D、一行19、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A、轻徭薄役B、重用人才C、减轻刑罚D、善于纳谏20、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2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二、非选题(30分)1、最近,由于日本当局无端滋事,挑起钓鱼岛争端、否认历史事实,造成中日两国关系紧张。但在历史长河中,两国关系还是以友好交往为主流的。请根据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1)、日本在隋唐时期与中国交往密切。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来到唐朝,为什么日本会派那么多遣唐使来中国?(2分)(2)、唐朝建筑对于日本建筑风格影响深远,当时日本都城平城京就是仿照唐朝一座都市建造的。你知道是哪座城市吗?(2分)(3)、鉴真是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重要人物。他在日本设计了一座寺庙,因为样、式优美,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请问是哪座寺庙?(2分)(4)、目前,影响中日两国关系的不利因素还有很多。你认为要实现两国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