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勤務區家戶訪查作業規定規定說明第一章總則本章係有關家戶訪查重要原則之律定。一、為落實警察勤務區(以下簡稱警勤區)家戶訪查工作,結合社區治安需求,建立警民夥伴關係,推行社區警政工作,強化警勤區經營效能,特訂定本作業規定。明定本作業規定訂定目的。二、警勤區員警實施家戶訪查時應謙和有禮,妥慎運用電腦及個人資料,關懷轄區內實際活動居民,誠懇籲請民眾共同維護社區治安,鼓勵主動反應可疑治安情資,建構社區安全生活空間,兼顧民眾正當生活作息與社區治安需求,實施適合整體警察形象之活動,達成危害預防與犯罪防制之目標。配合家戶訪查辦法第十二條明定本作業規定不干擾受訪家戶生活及事業之正當作息原則以及家戶訪查之願景。三、家戶訪查由警勤區員警專責擔任,實施訪查時應遵守一般法律原則,非經訪查對象引導,不得擅進民宅或進入未經引導處所。明定警察勤務區員警之專責性以及家戶訪查對於家宅保護及一般法律之注意遵守原則。四、執行勤區查察時應著制服並攜帶服務證件,實施家戶訪查時應主動表明身分,並告知訪查事由。遇有民眾對於警察身分有疑義時,應出示警察人員服務證件表明身分。依據行政程序法以及家戶訪查訪查辦法第六以及第十二條明定實施家戶訪查之行政程序。五、勤區查察應以家戶訪查方式就警勤區內之住所、居所、事業處所、營業場所、共同生活戶、共同事業戶及其他處所實施;其為政府機關團體或軍事單位者,得僅建立聯繫窗口人員基本資料。依據家戶訪查辦法第七條明定家戶訪查實施之處所。六、執行家戶訪查遇有民眾報案時,應依報案單一窗口作業規定代為聯繫協調,通知管轄警察機關處理。有關結合辦案單一窗口之代為聯繫協調之規定。1七、警勤區員警為社區治安專責人員,派任時應遴選優秀員警專責擔任,並以久任為原則,非有不適任、陞遷等原因,不得任意調動。對於警勤區員警之擔任資格與任期久任制原則之規定。八、警勤區員警遇有缺額,應優先派補,以確保社區警政工作之推行。警勤區員警警力缺額之優先派補規定。九、警勤區員警異動前應整理警勤區基本資料,由分駐(派出)所所長(以下簡稱所長)確實逐一檢核,併辦理現地交接;接任者尚未到任時,應將各項簿冊交由代理警勤區者保管,如未指定則由所長保管,電子資料與權限另依勤區查察處理系統作業規定辦理交接。為確保警勤區員警所建立之基本資料能確實移交,明定接任人員未到任前,所長應指定代理警勤區員警保管之責任,如未指定則由所長暫時保管。十、警勤區缺額未立即派補者,所長應指定專人或其他警勤區員警代理,代理期間每月應增加之訪查時數,依所代理訪查時數基準時數三分之一計算後,以警勤區代理申請表(附件一)報經分局同意後實施。明確律定代理警勤區之訪查時數基準計算問題。十一、代理警勤區者,對於代理之警察勤務區負完全之行政責任,代理日數在30日以上者,準用職務代理人獎勵原則辦理獎懲;代理警勤區日數未滿30日者,得於不得跨年度範圍內,累計代理日數辦理獎懲。一、明定代理警勤區者之責任與獎懲制度。二、本點係準用職務代理人獎勵原則之原則性規定,故於總則章律定。第二章警勤區劃分原則本章係明定警勤區劃分之整體原則,俾警勤區員警工作分擔能儘量符合勞逸平均之原則。十二、為使警勤區制度能合理有效施行,警勤區劃設標準應視轄區廣狹、治安狀況及交通事故多寡、人口疏密、流動及未設籍人口情形、地區特性、推動為民服務及預防犯罪等工作量之差異,配合自治區域以不分割鄰之原則,由分局定期檢討調整,並報經警察局核備。明定勤區劃分應通盤考量之原則以及結合行政區域之不割鄰重要規定,明定勤區劃分由分局定期檢討調整,並報經警察局核備,使警勤區之劃分由分局依地區特性或治安狀況特殊檢討後,再由報警察局核定,以符程序。2十三、同一分駐(派出)所每警勤區轄內人口數差異過大時,所長應於派出所警力員額內,提出重新劃分警勤區建議,重新劃分警勤區後,警力負擔仍過重時,應建請增設警勤區,警力負擔如過輕時,應合併鄰近警勤區,使警勤區員警對於社區治安工作之負擔儘量趨於一致。明定所長得基於警力平均負擔考量,提出重新劃設警勤區之規定。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