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实数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了解实数和无理数的概念:知道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2、教材分析:实数是继学生学习了自然数、有理数、无理数之后的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经历数系的扩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为后继的学习打下基础。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数怎么不够用了》,经历了自然数向有理数的扩展过程,本节课继续使学生经历此过程,从而得出无理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概念,本节课的难点就是实数的分类,及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学生往往在分类时遗漏一些东西,或添加一些东西,要使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引导予以解决。同时学生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弄不明白,要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予以解决。目标: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2.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评价任务:1、通过计算器,计算出常见的有理数化为小数的形式,归纳出有理数的特征。2、通过分析、等,得出这些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从而归纳出无理数的定义,进一步归纳出实数的定义。3、能够通过互相交流,对实数进行分类,并展示结果。4、能够从圆在数轴上的滚动,找出所表示的数。能够根据正方形的特点,找出数轴上表示的无理数。5、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6、能够利用估算,并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学习环节评价要点教学流程探索新知1、通过计算器,计算出常见的有理数化为小数的形式,归纳出有理数的特征。2、通过分析、等,得出这些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从而归纳出无理数1、回顾:有理数及分类。2、举出所常见的有理数,通过计算器化为小数,观察特点。总结出无限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是有理数。3、引出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再举出所学的数,、使学生分析出特点,把它们归类。从而得到无理数的概念。4、得出实数的概:念的定义,进一步归纳出实数的定义。再探新知1、能够通过互相交流,对实数进行分类,并展示结果。1、思考有理数的分类,你能对实数分类吗?同桌交流,并展示结果。教师总结出实数的分类。按正负分类:实数负无理数负有理数负实数零正无理数正有理数正实数自主探究1、能够从圆在数轴上的滚动,找出所表示的数。能够根据正方形的特点,找出数轴上表示的无理数。2、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3、能够利用估算,并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思考:你能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吗?你能用数轴表示无理数吗?探究一:如图所示,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点O′,点O′的坐标是多少?探究二: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在数轴上以原点O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弧与数轴的两个交点,与正半轴交点为________,与负半轴的交点为______.1、总结归纳:(1)事实上,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__表示出来,这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__________,有些表示__________当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__________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__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__________都是表示一个实数(2)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_____2.比较大小:1.4π3.14拓展延伸活用数轴解题:1、你能求出大于且小于的整数吗?2、点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且AB=AC,则C点表示的数是归纳小结自我反思交流,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畅言所学所获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