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防雷、接地工程是电气施工中重要施工工序之一,它对保证系统的工作稳定,以及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保证该工序的施工质量,促进施工技术进步,确保工期按时完工,特制定此方案。2.编制依据2.1.工程合同2.2.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2.3.施工组织设计2.4.施工计划2.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2.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303-20022.8.本公司《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及其支撑性文件。2.9.国家、行业和地区有关安全、防火、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标准、规定。3.工程概况(根据该工程实际情况写明该工程的名称、建设地点、设计规模、工作范围、工程特点、主要技术参数、主要实物工程量、工期要求和投资金额等。)3.1、工程特点3.2、主要工程量4.施工程序流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操作方法4.1、施工程序流程4.2、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操作方法4.2.1.材料出库4.2.1.1.施工前根据施工图材料表认真核对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数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完好。质证、合格证等产品文件应齐全。4.2.1.2.合格产品做好记录并妥善保管。不合格产品应做标识,隔离存放统一退库。4.2.2.接地体与接地线安装4.2.2.1.接地沟开挖,按照施工图在现场放线,应做到横平竖直、避免弯曲,接地沟深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若设计没有具体要求,则按-0.8m开挖,宽度应考虑到安装接地极,敷设接地线能方便施工为准。产品检验定位划线仓库不合格品标识隔离开挖接地沟接地极安装敷设接地线接地极、焊接支架安装焊接处防腐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分层回填夯实安装焊接处防腐明敷接地线涂标志色漆测接地电阻并记录4.2.2.2.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均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4.2.2.3.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接地体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4.2.2.4.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通等交叉及其它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楼板,墙壁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4.2.2.5.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4.2.2.6.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不应夹有石块等建筑垃圾,外取土壤不得有腐蚀性,回填时应分层夯实。4.2.2.7.接地沟回填以前应请甲方相关人员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测接地电阻并做好记录,请甲方代表确认。4.2.3.明敷接地线安装要求4.2.3.1.便于使用和检查。4.2.3.2.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4.2.3.3.支持体之间的距离以被支持物保持直线为准。4.2.3.4.接地线沿建筑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直为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为10-15mm4.2.3.5.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应弯成弧状。4.2.3.6.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条纹,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志。4.2.4.防雷接地安装4.2.4.1.避雷针(带)与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4.2.4.2.避雷针(带)的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应使用镀锌制品,当采用非镀锌的地脚螺栓时应采取防腐措施。4.2.4.3.建筑物上的防雷设施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多根引下线距地面的1.5-1.8m设置断接卡,并加保护措施。4.2.4.4.避雷针(网、带)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首先安装集中接地装置,后安装引下线,最后安装接闪器。4.2.5.防静电接地安装要求4.2.5.1.引入爆炸危险环境的金属管道,配线的钢管、电缆的铠装及金属外壳均应在危险区域的进口处接地。4.2.5.2.对易燃易爆危险环境内的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接地。4.2.5.3.对易燃易爆危险环境内的有易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