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常村镇实验学校许亚琼一、教学形式新授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形成圆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四、教具学具圆规、有圆面的物体、学生自己剪的大小不一样的圆、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教法:教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合作交流,探究发现学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通过仔细观察、对比、归纳学习新知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在我们人类的每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那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呢?(学生汇报自己见过的圆,)学生汇报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找出圆,其实在大自然、宇宙、标志设计等方面都有很多东西是利用美丽的圆做成的,(边说边欣赏美丽的图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相关知识。(二)讲解新知同学们,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圆,你有没有发现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得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并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1、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你们玩过抢礼品的游戏吗?老师现在有一个礼品想奖励给大家,但是这么多人该奖励给谁呢,所以我们要抢,谁抢到就送给谁,老师现在让大家围成一个圆,为了对每一个人都公平,礼品应该放在哪里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圆的概念: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为什么放在中间就公平呢?(学生回答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半径的概念: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现在老师又画了一条线段,大家看看他有什么特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直径的概念: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2、画圆说了这么多圆,看了这么多圆,有认识了圆各部分的名称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个圆呢?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物体或工具动手画一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教师结合课本上的画法及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的介绍几种画法,当学生说出用圆规画圆时,教师让学生试着自己说说怎么画圆,从而引导学生说出用圆规画圆的几个步骤:第一、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确定距离)。第二、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固定针尖),第三、带有铅笔的那只脚绕点旋转一周(旋转一周)。并在最后强调用圆规画圆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旋转圆规时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大家学会怎么用圆规画圆了吗?那现在我们按刚才的步骤分组画一个圆并在原上标出圆规、半径和直径3、认识圆的特征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知道的圆的圆心,半径,直径,那么,圆有那些特征呢?请同学们拿出我们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在小组中讨论一下:(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的长度呢?(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并小结。(三)巩固新知1、填写下表。半径(r)20厘米7厘米3.9米直径(d)6米0.24米2、判断(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5)在两个等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6)半径是直径的一半。()3、选择:(1)从圆心到()任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