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再塑生命的人》教学案设计人审核人七年级语文组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人间真情,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的故事。这篇文章文笔优美,描写细腻,形象鲜明,故事感人,既可以用来学习复述课文、把握关键句段,也可以用来学习人物描写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是一篇励志的好文章。【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求甚解”等词语。2.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力。3.感受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高超的教育艺术;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4.自主合作学习课文《我的早年生活》。【重点难点】重点:感受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高超的教育艺术,体会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经历。难点:理解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一案两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海伦·凯勒吗?她一生度过了88个春秋,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无语的世界里;她曾经多么惶恐、绝望;但最终走出阴影,凭着坚强的意志,成为全球盲聋哑人中第一个大学毕业生;她创办慈善机构,呼吁保护妇女权益,一生坚持写作,用行动演奏出精彩的生命乐章。她的经历是一个奇迹,而教师随笔引领她创造这个奇迹的人正是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今天,我们便要走近这个奇迹,看看年轻的家庭女教师是如何“再塑生命”的。二、预习检测1.师生合作,了解海伦·凯勒及莎莉文老师的生平事迹。(1)学生用课件或投影仪展示自己所查询的资料。(2)教师准备图文课件材料(进行相应补充)2.积累词语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花团锦簇(jǐn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三、整体感知1.读了本文,你感觉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她以高尚的爱心照亮了学生的心灵。2.作者说“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请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段,感受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高超的教育艺术。(1)“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莎莉文与海伦•凯勒的初次接触,首先让海伦•凯勒感受到的是关爱。(2)当“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之后,“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画。”当“water”从海伦的手中流过的时候,莎莉文老师则在她的另一只手上写着“water”这个词,“水”让海伦油然而生求知的欲望,用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玩具是孩子的天使,莎莉文老师抓住海伦的心理,用“水”启开了她智慧和情感的大门,表现了莎莉文老师讲究教育方法。3.海伦·凯勒的成功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但也有她自身的原因。速读课文,说说你心目中的海伦·凯勒是怎样的学生?海伦·凯勒是一个悟性极高、聪明好学、求知欲望强烈、自强不息、情感丰富而又热爱生活的女孩。4.你是怎样理解“再塑生命”这一题旨的?从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在莎莉文老师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四、妙点揣摩1.仔细阅读第1—5段,看看作者在安妮·莎莉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批注点评,小组交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