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桥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2015年度为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掘我校教师队伍的潜能,提高我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使他们尽快成为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充分发挥各学科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骨干教师结对帮扶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落实“不甘落后、争创一流”的办学思路,不断提高我校办学水平为宗旨,做到“一带师德、二带师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不断创新教育人才培养途径,逐步建设一支年富力强、业务精湛、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的名师队伍。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二、任务目标组织我校的骨干教师、有经验的老教师与年轻教师进行结对帮扶活动,结成对子至少保持一年以上,通过听课、评课、备课等教学活动,发挥骨干教师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指导教师的职责:做到“两带”:带师德──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带师能──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及落实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技能。1.全面关心帮扶教师的思想和工作、学习生活。加强与相关年级、班主任和学生联系,了解帮扶教师的日常工作情况,指导帮扶教师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每学期认真制定结对工作计划。2.向帮扶教师介绍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书刊,使帮扶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理念。3.指导帮扶教师教师拟定教学计划、把握教学环节,特别是“备课、上课、批改、辅导”等环节。精心指导帮扶教师备好课,认真查阅教案,给予悉心指导。每周重点审阅一到两节备课教案。4.每周听帮扶教师的课不少于一节并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评课,评议优缺点,写出指导意见,学期末上交备查。切实做到“课前指点、课堂指导、课后评价”,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促进帮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5.认真审查帮扶教师批改作业或试卷情况是否认真,是否达到要求,讲评是否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6.每学期指导帮扶教师上一节备课组内或校级公开课或汇报课。7.鼓励、指导、帮助帮扶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四、对结对帮扶青年教师的要求做到“两学”:学为师──遵纪守法,诚实正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为学──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功。1.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自身的教学情况和业务水平认真全面的剖析,明确提高的方向和成长途径。2.每学期与指导教师一起认真制定结对工作计划。3.认真钻研教学环节,主动请求指导教师指导,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意见,对指导教师指出的不足要仔细研究,及时改进、提高;主动邀请指导教师亲临课堂指导自己教学。4.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随时接受指导老师检查,及时改进工作和教学方法。5.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每学期至少有一篇(含)以上论文或者课件。6.主动听指导教师的课,每周不少于1节,听课要认真记录,并写好点评。7.每学期向同组老师上公开课或汇报课不少于1次,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并写好教后记。8.平时加强学习并注意积累资料,写好学习笔记。学期末展示学习成果。五、结对活动期限:2015年3月——2015年12月六、管理与考核1.建立结对工作领导组组长:蔡旭升执行组长:王根喜成员:领导班子成员、教研组长2.教师结对子领导小组以及职责职务领导小组职责组长:总体把握“结对”总体工作,指导、协助工作的落实。执行组长:具体制定“结对”工作实施方案,协调“结对”工作中各个方面的落实,并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组织教导处主任落实“结对”工作,实施常规管理,指导各教研组配合实施。3、建立评估考核与激励机制结对帮扶工作由教导处实施常规管理,教导处、各教研组配合实施。教导处根据结对实施方案和协议要求,分阶段(根据结对周期)、多渠道(自评、同行评、学生评、领导评;查资料,看成效等)对结对工作进行考核。强化对师徒进行捆绑式的管理、考核与评价。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称职的指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