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计划亚东中学:田敏一、指导思想以面向未来,培养跨世纪人才为总目标,以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为目的,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今后学生学好语文,学好各门学科打下坚实基础。二、阅读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本学期努力使学生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背育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三、活动主旨:读中外经典名篇做博学儒雅青年四、阅读内容:读书内容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而定,可以诵读古诗词,也可以阅读童话故事、古典名著,背诵名言警句;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可以尝试学习设计读书手抄报。向学生推荐的图书目录有:《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繁星春水》、《三国演义》、《骆驼祥子》、《中外名人故事》等。五、课外阅读活动的具体实施1、保证课外阅读时间:每周1-2节的阅读时间。课外自读,每天阅读30分钟2、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建立。3、给学生推荐阅读材料,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4、指导学生阅读这是课外阅读的关键环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创新。(1)上好阅读课。学生的读书活动可以利用晨会等时间,在校本课程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书,如何学会提问,如何学会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采用“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联系的形式,营造读书阅读氛围。(2)做好读书笔记。(3)交流展示读书方法在学生读书有了一定收获或读完一部书后,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交流读书“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让学生畅谈读书收获,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创新。这一阶段的操作方式有:展评课外1读书小报、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读后感交流会;这些“交流展示”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对话及成果的展示中交流读书方法,提高生命创新的价值,而且会激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兴趣,把课外阅读进行到底。六、课外阅读活动的评价。1、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有活动方案设计。2、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3、加强与写作联系。可以尝试开展“读书小能手”,通过此项活动将阅读深化到写作上来,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4、定期评选读书能手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一、阅读量大,阅读范围广;二、阅读质量高,有一定的积累和心得;三、阅读兴趣广泛强烈,积极参加各种读书活动;四、成绩优秀,并能将读书内化为一定的写作水平;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书为友,与书相伴,让书籍伴随师生共同成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