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上《小摄影师》VIP免费

三上《小摄影师》_第1页
1/4
三上《小摄影师》_第2页
2/4
三上《小摄影师》_第3页
3/4
6小摄影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读一读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2、用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深入探究,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⑴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小男孩为什么要找高尔基?这名少先队员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⑵指名说说。2、学习6、7自然段⑴指名读第6自然段和7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小男孩是怎样吩咐高尔基的?高尔基又是怎样配合的?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⑵重点词句的理解: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裂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动词说明小男孩很有主见)吩咐:说明小男孩很有主见。很久很久:说明高尔基很有耐心。3、学习第8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⑴突然,又发生了什么事?高尔基是怎样说的?请找出句子读读。⑵指名回答问题。⑶同桌两人讨论:你认为高尔基对小男孩如何?从哪儿看出?说明什么?⑷汇报总结:说明高尔基想帮助小男孩完成拍照,但又怕小男孩听不见的急切心情。⑸指导朗读。(指导读出关心与急切的心情)4、学习第15自然段⑴齐读这段课文,并思考:读了这段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⑵指名回答⑶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5、分角色朗读课文四、拓展阅读阅读教材:77页《高尔基和孩子们》79页《高尔基装蛋糕》、《高尔基窗前的鲜花》五、写话训练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板书:6、小摄影师高尔基关怀爱护小摄影师(有礼貌)《小摄影师》教学反思《小摄影师》一课,讲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故事中所蕴含的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真挚的爱,却是三年级的孩子不容易体会到的。因此,教学这一课,我紧紧围绕“爱”这一情感中心,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一、品析词语,揣摩情感。“吩咐”一词在文中包含着的内涵:高尔基被小男孩的天真可爱所感染,因而也就听从“吩咐”,任其“摆弄”。从中足以看出高尔基的童心童趣和对小男孩的喜爱。“很久很久”又说明了高尔基的耐心,他被小男孩摆弄了那么久还是按照小男孩的吩咐做,很配合,没有一点不高兴。教学中我紧扣“吩咐、很久很久”等词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再通过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情感结合起来,揣摩出其中包含的高尔基对小男孩子的喜爱之情,这就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二、朗读体验,领悟情感。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如果说“吩咐”一词着重表现的是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的话,那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话则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整个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这种情感是那样的强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教学中,我没有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正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三、教学优点及不足:1、本课的问题简练且准确。2、抓住重点词语及句子分析课文。不足之处:1、学生的反应不够积极,师生之间的互动有点僵硬不够融洽。《小摄影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胜利中心小学孙晓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上《小摄影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