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工程技术交底§1、概述一、工程概况人民医院综合门诊业务楼基础底板部分设计强度等级C40,平均厚度1.1m,抗渗等级P6。同时,由于该混凝土浇筑属夏季施工,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尤其重要,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和施工质量,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控制工艺。二、施工难点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一次浇筑混凝土工程量大、施工技术要求高的特点。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极易产生温度收缩裂缝。因此,如何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性,避免冷缝的出现、避免产生温度收缩裂缝是底板施工的重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应力裂缝的要点在于控制实体中心点与表面的温差及表面与其所处养护环境的温差不超过限值,以保证出现的温度应力不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从而避免裂缝的产生。浇注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一、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选用中低热水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控制总放热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二、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控制水泥水化发热速率;三、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控制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及混凝土实体温峰值;四、采取合理的保温措施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养护环境温度的温差;§2、出厂质量控制一、原材料的选择及配合比的设计水泥:选用宝山水泥厂生产的P.O42.5非早强型水泥,适当掺加掺合料,掺加使用华新PCE-1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天津金盛源生产的SY-K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通过降低用水量满足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适当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减少水泥水泥水化热的集中释放经多次试配,配合比确定为:胶凝材料:砂子:石子:水:外加剂:抗裂剂=1:1.6:2.21:0.38:0.025:0.08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胶凝材料:按照GB175、GB/T1596、GB/T18046进行控制;砂子、石子:按照JGJ52进行控制;外加剂:按照GB8076、JC474及GB50119进行控制。三、配合比的使用控制1、生产前由试验室下发配合比通知单,骨料含水时需进行调整;2、质检员监督微机操作员将施工配合比录入微机准备生产;13、搅拌时间较普通混凝土延长50%;4、严格执行开盘鉴定程序,严禁不合格混凝土出厂。四、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控制1、砂石材料应采用储存的砂石料,提前做好砂、石含水率检测,保证混凝土坍落度满足要求;2、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检查,若混凝土出现波动,及时调整。五、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按照GB14902要求留置混凝土出厂检验试件,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按要求留置混凝土抗渗试件,检测混凝土抗渗性能。六、运输与供应过程的控制1、运输过程中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罐保证3-5转/分钟的慢速转动,保证混凝土入泵前的均匀性;2、合理控制发车频率,保证连续供应而不过分压车;3、搅拌运输车中均配备合适的外加剂,特殊情况下添加外加剂进行调整,严禁向混凝土中任意加水。七、工程服务1、混凝土浇注时安排现场值班人员负责供应及质量工作的协调;2、配合施工单位做好交货验收工作;3、浇注完成后组织后期回访工作。§3、浇注现场质量控制(建议)一、混凝土浇筑方法为了尽量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问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宜采取分层浇筑方式,其中分层浇筑又可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及斜面分层三种方式。分层浇筑应严格控制浇筑的次序、流向、浇筑厚度、宽度、长度及前后浇筑的搭接时间;控制好混凝土入模温度并加强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保证振捣密实,严防漏振及过振。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做好现场协调、组织管理,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保证混凝土供应,确保不留冷缝;浇筑后对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较厚的水泥浆进行必要的处理(一般浇筑后3~4h内初步用水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两遍,再用木抹予搓平压实)以控制表面龟裂;混凝土浇灌完及拆模后,立即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并按规定覆盖养护。二、加强二次振捣避免裂缝产生不正确的振捣方式会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而使混凝土面层开裂,或造成混凝土砂浆大量向低处流淌致使混凝土产生不均匀沉降收缩而在结构厚薄交界处出现裂缝。二次振捣技术,对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