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体——幼儿学习活动记录观察对象:小二班幼儿故事地点:操场、活动室观察人:黄洲逸故事过程: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将孩子们变成了困在笼中的小鸟,他们都有些耐不住寂寞了,想出去放飞,活动活动。天气一好,中午吃完饭,我便带着孩子们到外面感受春天的气息和游戏的快乐。孩子们有序地排者队走在操场上,突然有一个声音叫起来:“这是什么”孩子们忙将视线落在事发地。“蜗牛呀,它爬得很慢”。丹丹在向孩子们解释说。我想:孩子们听说过蜗牛的名字,但是有的孩子没有仔细见过它,于是,户外活动变成了一次认识蜗牛的活动。我安排孩子们做在草地上,手拿蜗牛,向他们介绍起蜗牛:它喜欢潮湿的地方,下完雨,松软的泥土是他们的最爱,它们想爬到哪儿就爬到哪儿,它们喜欢吃菜,树叶,就在这个时候,乐乐突然发问:“全老师,我们住在房子里,有爸爸有妈妈,蜗牛住在哪里啊?它有家吗?”旁边有几个小朋友在笑乐乐,说:“蜗牛哪里有家啊!它又不能住在大房子里!”“蜗牛有家,而且它的家可以保护它,蜗牛喜欢旅游,的自然的一切是它的旅游目标。后来回到教室我借着孩子们对蜗牛浓厚的兴趣与探知欲望,为他们讲述了《蜗牛的家》的故事,在讨论中,为蜗牛设计漂亮的家便成了新的话题,于是我带着孩子一起为蜗牛设计不同的家。接着我又设计了美术活动《美丽的蜗牛》,在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准备了橡皮泥、画笔等操作材料让幼儿一起动手做一做、画一画美丽的蜗牛,孩子们表现的兴趣都很浓厚。活动分析:在户外活动偶尔发现蜗牛,并主动了解,观察,讨论它,甚至由于正在开展的主题《我找到了春天》引发孩子们对蜗牛的兴趣对蜗牛生活习性和家的关注,都能体现孩子对家的感情以及对家的不同意义的理解,我在其中支持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索蜗牛,个了他们主动,自主学习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