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1)长度①基本单位:米(m)②其他单位及换算:千米(km)1km=1000m=103m分米(dm)1dm=0.1m=10-1m厘米(cm)1cm=0.01m=10-2m毫米(mm)1mm=0.001m=10-3m微米(μm)1μm=0.000001m=10-6m纳米(nm)1nm=0.000000001m=10-9m(2)时间①基本单位:秒(s)②其他单位及换算:小时(h)1h=3600s分(min)1min=60s2、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常用:有刻度尺、卷尺等精确度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2)刻度尺的使用:先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分度值决定刻度尺的精确度。①选:根据测量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刻度尺。②放: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与被测边平行;一般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也可以从任意刻度值开始测量。③读:视线与刻度线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数字和单位。3、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钟、表(2)普通钟表测量方法:t2-t1(3)停表的使用:归零-启动-停止-读数大表盘:一周30s,分度值0.1s;小表盘:一周15min,分度值0.5min4、误差(1)误差由于受到所使用仪器、测量方法的限制而产生,不能消除;(2)错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能够避免。(3)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指物体位置的变化。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一切物体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2、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不同。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果两个物体相对于地面以同样快慢、同一方向运动,相对于对方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说它们是相对静止的。三、运动的快慢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1)速度大小: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变形公式:(3)单位及换算:计算式单位要统一,当路程的单位用m,时间的单位用s时,速度的单位为m/s,读作米每秒;当路程的单位用km,时间的单位用h时,速度的单位为km/h,读作千米每小时。1m/s=3.6km/h(4)人步行的速度为1.1m/s的意义:人步行每1s钟通过的路程是1.1m2、匀速直线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快慢是否变化,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3、平均速度变速运动在粗略计算时,用计算平均速度。四、平均速度的测量1、实验(1)原理:(2)方法:选定路程,测量时间(3)注意:计时的时候存在反应误差,选定的路程越长,误差越小;斜面坡度较小时,小车运动较慢,误差较小。2、图像(1)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2)速度的大小比较:V1>V2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发声体指正在发声的物体,也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声源。1、声音的产生音叉实验中,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这是利用转换法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实验表明,发声体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2、声音的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固体的传声效果好。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3、听觉的形成发声体—介质—人耳(1)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空气传导)鼓膜—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2)骨传导(助听器的原理是骨传导,对因鼓膜、听小骨损坏引起的传导性耳聋有帮助。)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4、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1)声速的大小: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2)影响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小;在同种介质中,介质的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5、反射与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柔软多孔的物质会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