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2、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地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前几天,老师在商场买了几包饼干(课件出示:3包饼干,每包重100克。)你们能从这里面找出什么信息?生1:能。生2:3包、100克。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这道题来学习新知识,有信心学好吗?生:有。[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小组合作,学习新知。1、教学例1(修改)(出示例题:每包饼干100克,3包有多重?)[设计意图: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1)学生口头解答。评讲,总结:100×3=300(克)(2)师:根据100×3=300(克),请改编成2道整数除法算式及问题。学生与同桌交流后,汇报结果,教师巡视。出示学生2道整数除法的算式及问题。生:300÷3=100(克)3包饼干重300克,每包有多重?300÷100=3(包)300克饼干,每包重100克,可以装几包?(3)总结:除法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4)师: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如果把整数改成分数,上面三道题又会是怎样解决呢?[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一下知识迁移,从而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5)汇报:每包饼干理千克,3包有多重?×3=(千克)3包饼干重千克,每包有多重?÷3=(克)千克饼干,每包重千克,可以装几包?÷=3(包)(6)小结:通过对比,它们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除法的逆运算。[设计意图:尝试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在相互交流中积累知识。]2、迁移类推,尝试学习(教学例2)。(1)先进行以下口算题训练。×××1214×××[设计意图:这组计算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例2知识有联系,通过学习,为学习新知作过渡。](2)出示例2第一个小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试着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最后,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算理。[设计意图:新的教学理念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找信息问题和动手操作理解题意,能激起学生欲望和学习兴趣。](3)小组汇报:A、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就是。÷2==B、把平均分成2份,份就是的,也就是×。÷2=×==(4)四人为一组比较以上2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一下一题多解,但还要学会选择较易的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5)小结:第一种情况会遇到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时,如平均分成2分,就不能用第一种方法;而第二种就能用,所以第二种比较简单。(6)在这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例2第二个小问题,同时允许学生折纸。(7)汇报结果。÷3=×=3、通过比较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三、动手操作,体验成功。1、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3=×=÷2=()=2、算一算。÷4÷43、把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4、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a等于多少?÷3等于多少?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设计意图: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少而精,既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体验成功,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解题能力。]四、全课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分数除以整数的规律是怎样的?3、这节课,你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全程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知识,有益知识的积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语言表达能力。]五、作业布置。1、作业本第22页。板书设计: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2==(分子除以整数法)÷2=×==(分数乘整数的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