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增强阅读兴趣,提高习作能力”的研究十三小曾照环2013.9课题名称:“增强阅读兴趣,提高习作能力”的研究研究目的: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技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情趣,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写作,养成勤读书,爱写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一、研究对象:小学六年级二班所有学生。二、研究方法:教学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实践研究法。三、研究时间:一学期四、研究步骤:(一)课题准备阶段。调查家中的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做出统计。观察学生平时的读书习惯及写作情况。(二)课题实施阶段。九月: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1、每隔一周,教师利用一节课校本课的时间进行古诗文赏析,每个月,对要求背诵的内容进行抽背检验,通过验收者发给下个月背诵篇目,未通过者继续进行本月复习。对必读书目和教师荐书,为便于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应以自我购置为主,借阅为辅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画。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2、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3、培养学生在学校及家庭中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十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做到边听边想边记,提高阅读能力并根据课文类型去仿写。1、采用小组交流与讨论的阅读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建议同学们成立假期阅读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这样做,同学们不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有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2、充分利用好读书笔记本,按要求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每日一页,字数充实,书写规范认真,完成30页约两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十一月:引导学生良好的读书合作习惯。1、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合作学习心理氛围,针对名著阅读,每月开展一次好书阅读经验交流会。一学期进行一次书面检测。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3、引导学生合作时要有顺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平等的氛围中学习,合作学习才能有效的实施。六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质疑的习惯。1、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2、促使学生自觉地寻找问题的关键所在,主动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加深理解,领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五、预期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管理意识。不仅在课内养成好习惯,而且要把这种好习惯带到课外,带到他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他们在动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