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及其化合物1.下列有关钢材在空气中生锈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色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OH)3B.钢材在空气中的反应只有氧化、还原及化合反应C.钢材在空气中的腐蚀主要为电化学腐蚀,其负极的反应为:Fe-3e-===Fe3+D.太阳、风雨、湿度对钢材的腐蚀有较大影响答案:D2.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C.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铁粉,然后过滤D.Fe3+与KSCN产生血红色沉淀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3O4和H2;+3价铁离子遇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但没有沉淀产生,一般可以用此方法检验+3价铁离子的存在。答案:C3.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3价铁生成的是()A.稀硫酸B.氯化钠C.硝酸钾D.氯化铜解析:铁屑――→Fe2+、H+、Cl-――→Fe3+、NO等。答案:C4.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①FeCl3②Fe2O3③Cu(NO3)2④KNO3,铜粉溶解的是()A.只有①或②B.只有②或④C.只有①或②或③D.上述四种物质中任意一种解析:Cu与Fe3+作用:2Fe3++Cu===2Fe2++Cu2+,Fe2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Fe3+,故①、②能使铜粉溶解。H+、N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铜粉溶解。答案:D5.某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2+、Fe3+,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Mg2+B.一定有Fe3+,一定没有Fe2+、Mg2+C.一定有Fe3+,可能有Fe2+,一定没有Mg2+D.一定有Fe2+,可能有Mg2+,一定没有Fe3+解析: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是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的特性,若有Fe3+,则产生氢氧化铁的红褐色沉淀会掩盖Fe(OH)2的白色,所以不可能存在,而Mg(OH)2是白色,有可能存在。答案:D6.向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入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白色沉淀是FeSO3B.白色沉淀是BaSO3和BaSO4的混合物C.白色沉淀是BaSO4D.FeCl3已全部被SO2氧化成FeCl2解析:2Fe3++SO2+2H2O===2Fe2++SO+4H+,由于SO2过量溶液中无Fe3+;又SO+Ba2+===BaSO4↓,而BaSO3在酸性环境不能生成,所以白色沉淀为BaSO4。答案:C7.某同学对未知物A盐的水溶液进行了鉴定,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现对A、B、C、D作出的如下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盐A一定是FeBr3B.浅黄色沉淀B是AgBrC.滤液C中一定含Fe3+D.D溶液中有Fe(SCN)3解析:生成浅黄色沉淀证明A中含Br-,B为AgBr,A与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C,C遇KSCN生成D红色溶液,C中一定含Fe3+,A中也可能含Fe2+。答案:A8.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A.只有④B.只有③C.③和④均错D.全部错误答案:C9.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1B.1∶3∶1C.3∶3∶8D.1∶1∶4解析:据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NO3>Fe3+>Cu2+,可知随铁粉的增加,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4HNO3+Fe===Fe(NO3)3+NO↑+2H2O4mol1mol1mol2Fe(NO3)3+Fe===3Fe(NO3)22mol1mol3molCu(NO3)2+Fe===Fe(NO3)2+Cu1mol1mol1mol所以原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mol-1mol)∶1mol∶4mol=1∶1∶4。答案:D10.向含agHNO3的稀溶液中,加入bg铁粉充分反应全部溶解。已知有gHNO3被还原,则a∶b不可能是()A.2∶1B.3∶1C.4∶1D.9∶2解析:利用极值法,根据化学方程式或电子守恒规律,生成Fe2+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3=×2,a∶b=3∶1;生成Fe3+时,根据Fe+4HNO3===Fe(NO3)3+NO↑+2H2O×3=×3,a∶b=9∶2,生成Fe2+和Fe3+时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如4∶1,不可能为2∶1。答案:A11.将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