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各种大众传媒传播的多是流行歌曲和影视明星,也有一些当前文化名人的访谈,对历史名人的多是来自于影视作品和书籍,但相对比较零散。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比较喜欢新鲜的事物,对于外国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了解,大部分学生仅限于电影或电视中的点滴印象,对于历史文化名人的了解是比较浅薄的,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所以课前要让学生进行广泛的材料搜集。六年级学生在搜集、调查方面有一定能力,可以很好地完成课前预习。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知道音乐、绘画、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教学难点是: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设计思路1.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课前预习教材,在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教材提示内容搜集资料。二是以“整理、交流展示”为中心,将学生们搜集的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根据情况给予引导和评价,并参与交流过程,实现师生互动。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结合,从而培养孩子们协作、互助的合作精神。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音乐、绘画、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教学重点知道音乐、绘画、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成果。教学难点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和献身艺术的精神。教学准备55教师准备:音、视频播放设备如录音机、VCD机等,以及教材中提到的音乐家及其相关作品的音像资料等。学生准备:收集维也纳的资料,了解三位古典音乐大师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介绍卢浮宫的图片、音像资料,以及卢浮宫收藏的艺术珍品图片若干。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82-P83页内容,话题为“走进金色大厅”。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84-P85页内容,话题为“徜徉在卢浮宫”。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86-P87页内容,话题为“我喜欢的世界文学名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走近音乐之都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在我们这期节目里,我们请来了三位音乐大师,请看大屏幕(CAI:艺术人生片头曲及音乐大师的照片)2.师:这就是我们的嘉宾,你们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国籍吗?(指名生说,CAI相机出示“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人贝多芬德国肖邦波兰)3.师:虽然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却在同一个城市渡过了大部分音乐生涯,留下了一首首、一部部的不朽乐章,你们知道是哪个城市吗?。谁来介绍维也纳?4.师:你觉得金色大厅怎么样?它落成于1870年,正式的名称应该叫作音乐协会大厅,由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设计。大厅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灿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睹“金色大厅”的风采。自大厅落成那天起,维也纳爱乐乐团就在这里“安营扎寨”。“金色大厅”与维也纳爱乐之声相得益彰,“世界第一乐团”与“世界首席音乐厅”交相辉映。5.小结:我们这期《艺术人生》栏目里,让我们走进金色大厅,与这三位古典音乐大师进行跨时空的对话,聆听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艺术人生吧。(板书:走进金色大厅。)【设计意图:引用《艺术人生》的节目形式认识三位古典音乐大师,学生通过资料交流初步了解“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历史和著名的金色大厅。】活动二走进金色大厅1.师:请同学们自己上来介绍你所知道的小约翰施特劳斯。2.(播放视频:《蓝色多瑙河》)师:听完后,想说什么?了解旋律优美、背景故事。(板书:施特劳斯图片)553.师介绍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人品:痴迷音乐创作。4.师小结:感谢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痴心创作,如果你忧伤、烦恼,就去听听圆舞曲吧,那优美的旋律定能驱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