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摄影师》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小摄影师》教学设计设计者卓细弟单位汕头市新乡小学教材分析《小摄影师》一课主要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没有照成的故事。本课最大特色的是对话多,形式多样,语言亲切、朴实,形象、生动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特别是高尔基破例允许小男孩照相,并积极配合男孩,充分表现了高尔基为了孩子,舍得花费宝贵时间,对孩子无比慈爱,关怀备至。这其实也是文章的重点。学生状况分析这是2003年本人参加市基本功比赛升平赛区选拔时上的一节公开课,学生是外马二小304班的学生。比赛前师生是不能见面的,当时听任教的黄老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平时不大爱举手发言,读书的声音也比较小,不过学生好奇心理比较强。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就是通过有感情的、个性化的朗读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小男孩一起感受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爱。同时又基于学生不大爱举手、发言小声、好奇心强等特点,本设计以“合作学习、自主交流、感悟理解、能力内化”为主导思想,培养学生大胆、自主读书的好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2、学习引用人物说话的不同表达方法。3、了解文章大意,弄清文章叙述顺序。4、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揣摩关键词句等方法,了解文章大意;2、通过创设情景,分角色朗读、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情感;3、通过师生表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文章主旨。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2、运用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师生互动1、教师自我介绍;2、教师相机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1、生上台书写老师姓名;2、学生自我介绍。创设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读名言,交流资料,了解高尔基1、出示高尔基的三句名言。2、出示高尔基的画像及文字介绍,引出课题。1、学生自由交流资料,了解高尔基。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一些课外知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读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做到:①读准生字,不懂的查查字典;②把课文读通顺;③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教师巡视。3、检查学生生字词认读情况。4、抽查学生朗读情况。5、指导了解课文大意。[相机板书:高尔基小男孩照相]1、学生根据要求自学;2、学生认读生字(指读、齐读);3、个别学生朗读课文内容;4、学生汇报初读课文后的收获。1、培养和训练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与能力。2、教师在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后进行正音,起到引导的作用。3、培养学生理解、概括、分析的能力。2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1、多媒体显示填空练习;2、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1、默读课文;2、学生合作完成填空练习;3、口述文章叙述顺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四、自主合作学习,朗读、感悟、理解(一)、出示阅读提示读一读,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合作学习课文。(二)、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三)、引导学生交流、朗读、感悟、理解。1、引导学生按角色的出场顺序来朗读理解课文,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向这个出场角色提出问题。2、教师适当点拨引导。[注意引导体会人物不同的心理感受及人物对话的语气、感情。](1)、训练对话的不同表达方式。[相机板书:同意](2)、引导学生想象小男孩摆弄很久很久时,高尔基怎么想的。[相机板书:配合](4)、导读第8、9节,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切。(5)、导读第10、11小节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的疼爱与呵护。想象小男孩哭着跳上电车时,会怎么想?(6)、师生分角色朗读第12至15小节,体会高尔基关心、爱护少年儿童的感情。[相机板书:惦记](一)、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学习。1、分组选角色朗读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是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