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整体感知全文,体会作者激动、自豪的心情。2.认识“赖、耕、潜、舶、哲”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3.从具体事例中了解20世纪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在进一步区别“发现”与“发明”的同时,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课外阅读与搜集相关资料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题,围绕“20世纪”这个词,读通课文中的几个长句,并结合学习字词。2.从提供的具体事例中辨别“发现”和“发明”,加深对课题的理解。教学准备:自制PPT课件教学预设:一、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和爷爷、奶奶小时候相比,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生活变化的课文,读题,理解课题,当看到呼风唤雨就想到谁?呼风唤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现在我们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简单介绍路甬祥。二、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看请字形。2、把读不好的多独几遍。三、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词读、理解,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农耕社会、依赖、潜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腾云驾雾、归根到底、出乎意料2、读句子,把自己读不好的句子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纠正字音和断句等。(长句不好读,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读、多音字易错、翘舌音度不准……)四、默读课文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五、围绕“20世纪”,读通句子路甬祥爷爷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你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从文中找出带有“20世纪”一词的句子?编上序号。(出示自学要求: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从文中找出带有“20世纪”一词的句子,并编上序号,谈谈自己的体会。)交流后,课件出示5个句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1.咱们先来看第一句。(出示第一句)大家来读一读,你读出什么来了?(路甬祥爷爷写这篇文章时心情激动、自豪、高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统领全文,是总起句。)是的,第一小节显然就是全文的总起句,让我们带着自豪、坚定、不容置疑的语气再来读一读。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板书:人类科学技术)出示这句话,一、二组读提问部分,三、四组读回答部分。表达同样的内容,如果我把句子改成这样:②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你觉得哪句更好些?为什么?2.(出示第二小节的第2句)人类靠科学技术来呼风唤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第二句话,回页出示第二句,读。(1)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从“那么多、奇迹、出乎意料”体会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成就之大。)(相机板书:发现和发明)(2)再读。3.课文中提到了20世纪有哪些发现和发明?(出示第四句)(指导朗读)交流后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对两者的理解:“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看来同学们对这两个词的意思已经了解了,老师来考考你们。出示:填空(1)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