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鄂教版品德与生活《瞧我多精神》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瞧我多精神》。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坐、站、行是小学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过程中经常要做的和实践的,由于现代小学生多半是家庭独生子女,大多数孩子由于家庭的惯养,并没有养成好的做、站、行的良好习惯,这就需要小学老师在思想品德课上进行引导和培训,从而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站、行的行为习惯,既培养思想情操,同时又养成行为习惯,从而使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小学生正处在心里好奇和模仿的心理阶段和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引导的好,对以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坐、站、行的正确姿势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造成对其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不好影响。因此,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小学生明确坐、站、行基本含义和坐站、行的正确要求。教学难点是:如何使学生养成和习惯正确的坐、站、行姿势。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教师应该遵循小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和心理特点,通过循循善诱的方法,采取具体、形象、生动直观的教法。设计思路通过榜样示范,让学生观察讨论,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正确的“坐、立、走”姿势,理解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涵义,引导学生作一个朝气蓬勃的儿童。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发现自己的问题,学会在不同场合应该怎么做。通过学习儿歌,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基本行为姿势的要求。让他们体验保持良好的状态并不容易,需要时时提醒自己,克服懒散的习惯通过歌唱《少先队队歌》,用音乐来唤醒他们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情怀。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坐、立、行”姿势要正确,使人看上去有精神。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保持“坐、立、行”的正确姿势的习惯,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3、知识与技能:知道并初步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4、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归纳及情景操练,能在生活中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教学重点明确坐、站、行基本含义和坐、站、行的正确要求教学难点44使学生养成和习惯正确的坐、站、行姿势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准备教具、准备教案,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准备:复习旧课,预习新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1——P32页内容,话题为:“坐如钟,站如松。”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3——P34页内容,话题为:“行如风,大家来比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示范欣赏(教室里,桌椅围成圈,中间留出一定的活动空间。)1.今天,老师请了几位客人来到我们教室做客,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我告诉你们,他们有的时候象“钟”,有的时候象“松”,有的时候象“风”,你能猜猜他们是谁吗?(边说边出示钟、松、风的图片)(学生猜猜,说说理由)【在猜谜语的游戏中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2.我们来看看谁猜对了,请我们的客人进来吧。(放音乐,三位旗手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啊,欢迎你们,请坐。(旗手就坐)3.小朋友,你认识他们吗?你觉得他们坐、立、走的时候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吗?(生讨论)4.、对呀,因为他们“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显得特别有精神,所以从全校的学生中被挑选出来,成为光荣的旗手。(揭题,并出示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图片)5.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坐、立、走这样有精神的人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出示一些图片或录像。如:解放军、运动员、礼仪小姐等坐、立、走的姿势。)【设计意图:引入生活的画面,欣赏生活中各种坐、立、走的姿势,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活动二表演比赛1.小朋友,我告诉你,我们的客人还带来了三句秘诀,只要你学会了,你也能像他们一样有精神的坐、立、走。(旗手分别动作示范并讲解秘诀)坐抬头挺胸眼平视,两膝并拢坐如钟。44立头正身直手放下,两脚并拢像棵松。走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慢慢走,转弯口,减速走,上下楼梯,靠右走。2.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学习、互相纠正。3.我们请大家一组一组来表演比赛,对特别有精神的同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