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措施文学宽研究员文学宽研究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我国煤炭产经现状..1.煤炭产经概况自2012年4月以来,我国煤炭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改多年红红火火的兴盛局面,受进口煤冲击,销量和价格突然双双掉头向下,市场主动权迅速由供方转到需方之手。不少煤炭企业措手不及。一年来,煤炭供给持续宽松,价格一降再降,煤炭经济运行步入窘境。2013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二季度经济数据。当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5%。然而煤炭市场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在本应是迎峰度夏的消费旺季,煤炭价格仍然“跌跌不休”,就连一些煤炭成本相对较低的行业巨无霸,也加入到降价的大军中,给本已萧瑟的煤市又泼了一盆冷水。从2012年4月开始的煤市低迷到现在2年多时间,煤炭企业的经营业绩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煤价连续快速下跌或许是场突击战,但煤炭市场走弱很可能是场持久战。面对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的需求不振和进口煤冲击,煤炭企业未来的压力不言而喻。一些煤矿井下生产受到限制,加上应收账款日积月累,收支失衡,不得已陆续降薪、欠发工资甚至下令停产…….2.煤炭景气度下降(1)产量依旧呈增加态势近两年来,在煤炭供给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有些企业视政府抑制产能集中过快释放的政策而不顾,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对煤炭产业走出困境非常不利。如2013年二季度,在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煤炭企业销售收入基本与一季度持平。这说明煤炭供给仍在增加,产能集中释放问题仍存在。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测算,二季度全国原煤产量为10.6亿吨,同比增加4900万吨,增幅为4.8%。(2)进口煤维持高位受国内煤价持续下跌影响,煤炭进口增速有所下降。如2013年二季度进口量为7848万吨,同比增长0.17%,其中6月同比下滑17.9%。上半年,我国共进口煤炭(含褐煤)15848万吨,超过去年同期近2000万吨,同比增长13.3%;出口煤炭408万吨,同比减少170万吨,降幅为29.4%。(3)库存继续增加如2013年二季度末,全社会煤炭库存在3亿吨左右,其中煤矿存煤约1.38亿吨,比一季度末增加约2000万吨。国内煤矿、港口、电厂等各环节煤炭库存均处在高位。6月30日,秦皇岛港、国投曹妃甸港、京唐港、天津港的煤炭库存分别为692万吨、555万吨、512万吨、347万吨。5月末,重点电厂煤炭库存高达7253万吨,平均可用22天,是历史同期较高水平。继6月底大矿下调动力煤价格后,国内部分地区的煤炭企业进一步下调动力煤价格。在煤价继续下跌的背景下,各电厂库存量仍处高位,采购积极性减退,低迷的市场环境迫使众多煤炭贸易商退出市场。(4)价格持续下滑环渤海地区5500大卡/千克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从年初的每吨633元跌至6月底的每吨596元,创近5年来新低。如2013年二季度大部分时间,煤价维持在每吨600元以上,6月最后一周,中煤能源和神华两大煤炭集团率先大幅下调动力煤价格,进而引发同煤集团、伊泰集团跟风调价,导致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恐慌性”下挫。(5)销售收入由增转降煤炭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8581亿元:由同比增长转为下降5.1%,为两年来的最大降幅。煤炭出厂价格同比下跌13.4%,是煤炭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主要因素。(6)应收款重新抬头如2013年二季度末,煤炭产业应收账款达3198亿元,同比增长21.7%,比一季度末增加678亿元,与当季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30天,创近年新高,比一季度增加1.2天。(7)利润大幅下降煤炭产业实现利润总额533亿元,比一季度减少148亿元,同比下48.7%,降幅明显扩大,连续5个季度同比下降。煤炭销售利润率不断下挫,二季度降至6.2%,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8)税金继续下滑煤炭行业税金总额为599亿元,环比减少63亿元,同比下降17.5%。税金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6.9%环比略有降低。(9)投资有所放缓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212亿元,同比下降2.1%,已连续3个季度同比下降,行业长期低迷抑制了投资热情。(10)用工增速放缓煤炭产业从业人数为526.6万人,同比微增0.6%,增速环比降低,用工增速自2011年三季度开始,连续8个季度放缓。(2)火电企业自办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