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巴拉贡中心小学—白翠(研究课教案)2010、5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教育。教学准备:1、课前,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2、课件、花的图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有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他们爱花,他们更乐于把自己种的花让给别人看,让别人陶醉于花的艳丽与芳香中。1、板书课题: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齐读课题,读后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感知要求:①读到生字或优美的词语、句子,及时用笔把它圈划下来,然后多念几遍。三、小组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四、朗读感悟,理解欣赏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四五十年后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赞叹的相关句子。(学生回答)2、课件出示句子1:“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读二遍。(板书:奇丽、奇特)师;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作者感到奇?3、默读课文,把作者在德国看到奇丽景色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指名回答)4、品读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1)课件出示句子2:“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2)自由读这段话,看看体会到了什么?(3)汇报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花多)①从哪里读出来的?(任何、家家户户、都、花的海洋、应接不暇、花团锦簇)②“应接不暇”这个词说明了什么?(一路风景优美,看都看不过来。现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来)③还有谁从哪读出了什么?来,通过你的朗读把花多的这种感受带给大家。④他读出了花多,你读出了什么?(花美。)从哪读出来?(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说明什么?(颜色多、鲜艳。)(4)课件出示花的图片:师:看,这样鲜花汇集成团,各种花儿艳丽夺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称之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5)积累词语:看着这画面你还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一下。(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繁花似锦、鲜花怒放、千姿百态、婀娜多姿、花的王国、花的世界……)(6)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两个句子?(齐读后分男女生读)(7)能背吗?我们合作背一背:师引背: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走在街上的时候──。(8)指名背齐背5、品读第二自然段中的2至4句。(1)讨论:德国人种花有什么奇特之处?你从哪里知道的?(二自然段)(2)课件出示句子3:“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指名读读。)(3)交流汇报:你读出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4)说说花的“脊梁”是哪儿?这样养花是给自己看的吗?给谁看的?(别人)(5)、养花给别人看,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不喜欢花呢?不是,从哪看出来呢?(“家家户户”)(6)、德国,人人爱花,却人人都将花最美的一面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是令人感到奇特、感到惊叹。你能读出这种惊奇来吗?(7)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小结;爱花却把花给别人看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用书上的话这就叫什么?(回答后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6、谁来说说你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理解。7、说说我们身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例子。(同学们轮流值日,每个人值日的时候都是尽心尽力地为别人服务,反过来,别人值日,也是尽心为我们服务。同学们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既给别人提供了书,而别人也为你提供了书阅读……)8、教师小结:在社会上也是如此,无论你干哪一行,你总是在某一个方面为别人服务,而在许多方面,你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