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分类:(1)从表现手法看,大致可分为五类:拟人,联想,夸张,拟物,拟物兼夸张。(2)从篇幅看,大致可分为三类:单幅,连环,组合。(3)从漫画的功能看,主要是讽刺,也可赞扬。(4)从讽刺的内容看,有时弊,有做人,有做学问,有哲理,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1948年南京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新生入学国文试卷就此图含意发而为文,文言、白话文均可。时间55分钟。踏莎行岸沙平平,柳丝袅袅,云水之间绿水绕。翘首无言待船归,遥见隔岸归舟小。舟行迟迟,杆影杳杳,归心似箭人易恼。已见家门归不得,一心但恨归舟少。历年高考漫画题1983年高考卷写作(本题共45分。分两题写,说明性文字占15分,议论文占30分)(一)仔细观察右面这幅漫画,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向没有看过这幅画的人介绍画面内容,字数在300字以内。不要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二)根据上面这幅漫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在800字以内。不要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1991年“三南”A、描述这两个画面,正确表现画面的内容,主要用描写的手法,要求内容具体,描写生动,200字左右。B、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联系上面漫画的内容,展开议论。不少于500字。要学会关心别人/谈回报1992年上海卷①写出一段说明文,介绍漫画的画面(不得超过150字)。②概括漫画的主题(不得超过20字)。1996年高考全国卷六.(60分)仔细观察下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完成32-33题。32.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20分)33.在一次漫画欣赏会上,对这两幅漫画,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请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40分)2005年高考浙江卷23.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过16个字)(2分)2005湖北卷23.仔细观察右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4分)⑴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2分)答:(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答:2005天津卷23.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4分)怎样提炼漫画的观点?一、单幅漫画第一步:钻进去——仔细观察,弄清画面内容。首先,整体观察。看清画面由哪些形象构成?以什么为主?其次,局部观察。细致观察画面的细节部分。漫画通常由人、物、景组成,要看人的外部特征(穿着、动作、神情、年龄等),体察心理,观察背景。第二步:站起来——分析关系,把握漫画含义。第三步:飞出去——联想类比,作合理引发。角度一:从挖井深度的角度联想。①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发现人才;②要想成就事业,就得咬定目标,不懈努力。③韧性与毅力是取得事业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角度二:从井的数量的角度联想。不作调查研究的干是盲目的干。角度三:从挖井人的态度联想。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第四步:定下来——比较筛选,确立最佳立意。抓住一“点”,角度小,内容新,立意深。二、连环漫画分析这类漫画的内涵,要在仔细观察每个画面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出画面之间的空白,构成一个简单的故事,从而把握漫画的寓意。故事情节:妈妈把鱼头留给自己,把鱼身让给年幼的儿子;儿子长大后,又把鱼头让给母亲,自己享用鱼身。妈妈给儿子的是爱心,儿子回报母亲的则是狠心,无情无义,没有良心。联想现实生活,可知漫画意在讽刺一些人道德沦丧,享受第一,无孝敬老人之心。①从谈回报角度,可得出“要有孝敬之心,不可恩将‘仇’报”;②从教育的角度,可得出“母爱更要体现在对儿子的教育上,要教会子女应有的品质——关心他人,孝敬老人”;③从比喻角度,隐射一些留学生贪图国外的安逸富贵,忘了祖国。三、组合类漫画几幅漫画组合在一起,一定存在某种关系,要通求同存异寻找出几幅漫画间的联系点,这个点就是组合画的立论所在。两幅漫画取材相同,都是医疗事故。主题同为借讽刺害人“庸医”来鞭挞那些如“庸医”般的人。从职业角度看:①要学真知识,掌握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