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戊戌变法我们自古以来,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鲁迅【学习目标】:•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一变法背景二变法经过三评价四败因启示一、戊戌变法的背景1、国际形势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电气时代进发政治上:议会改革,文官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要求政治变革(1)政治:民族危机空前《马关条约》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3)思想: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根本原因2、国内背景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形势中日甲午战争形势18941894年年甲午战争前,许多中国人自视甚高,甲午战争前,许多中国人自视甚高,没把日本放在眼里。没把日本放在眼里。他们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长他们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日本的心理优势期以来形成的对日本的心理优势。。许多清朝官员许多清朝官员认为中国必胜,纷认为中国必胜,纷纷要求李鸿章火速纷要求李鸿章火速出兵,先发制人。出兵,先发制人。他们认为日本不自他们认为日本不自量力,如果与中国量力,如果与中国交锋,必败无疑。交锋,必败无疑。战争的失败战争的失败黄海海战黄海海战李鸿章伊藤博文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甲午一战,中国甲午一战,中国被日本打败,在谈判被日本打败,在谈判中,日本又以战争威中,日本又以战争威胁,迫使清政政府签胁,迫使清政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签约地点日本签约地点日本马关春帆楼。马关春帆楼。知识链接知识链接《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国《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向日本赔款白银承认朝鲜独立;向日本赔款白银22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将台湾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远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增开通商口岸等。内地设厂,增开通商口岸等。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福建作为他的“势力范围”思考:为什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人产生如此巨大的震撼?♣(1)中国人固有的文化优越感(2)条约内容太苛刻、影响太大(3)经历了洋务运动,国人抱有希望危机再起: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弯威海卫天津北京胶州湾旅顺大连山东渤海黄海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作为他的势力范围。中国岌岌可危,变法呼之欲出……俄國德國英國日本法國大連旅順威海衛膠州灣新界廣州灣俄国把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势力范围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1898年英国租借地新界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福建作为他的“势力范围”时间类别厂矿数资本额(千元)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甲午战争前商办53470722.4%官督商办、官办191620877.6%甲午战争后商办631246570%官督商办、官办18534530%时间企业数资金额(万元)1863—18941196801895—189827414323、、新思想的演进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是()A、师夷-器物-制度-思想B、器物-师夷-思想-制度C、师夷-器物-思想-制度D、器物-制度-师夷-思想提出向西方学习(林则徐)学习西方的技术(林、魏、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冯、王、郑、康、梁)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陈独秀、李大钊)A123456789101112陈独秀黄兴梁启超李鸿章魏源曾国藩林则徐李大钊郑观应孙中山王韬康有为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早期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5、74、69、113、122、101、8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孙中山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我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地主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