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授课教案-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奢靡浪费之风“成由勤俭败由奢”,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朝代更迭都与帝王的奢靡生活和官员的贪污腐败有关,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唐玄宗李隆基堪称典范,登位之初,他胸怀大志,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当时的唐朝已成为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然而,在巨大成绩面前,没有汲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终日沉溺于酒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当时唐朝宫廷腐朽糜烂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正是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朝从“开元盛世”逐渐走向衰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引发舆论共鸣。针对官场弊病,习总书记借诗言志,表露出极具紧迫感的忧患意识,从南北朝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描述统治者穷奢极欲的诗作),到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成由勤俭败由奢”,再到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习总书记借古警今,语重心长。“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没有什么比奢靡之风更能把党与群众隔离开来。如果成天忙于应酬、耽于享乐,穿梭于高档会所,沉迷于推杯换盏,常常是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哪有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哪有时间思考问题、研究工作?把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满足奢华的口腹之欲,又如何不让群众追问:权力究竟是在谋一己之私,还是为人民服务?任由奢靡之风蔓延,我们党、我们边防部队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下面我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对奢靡之风的看法:一、奢靡之风的具体表现(一)讲究排场,铺张浪费。2013年1月6日,有客人在西安一饭店一桌饭吃掉36.6万元,客人进来时,先要“奉上顶级香茶一品”,这种茶叶一两就要1万多元。客人使用的全是金制的餐具,吃菜也不用自己动手,要什么只要说一声,6名服务员马上就给客人送到面前,宽大的包厢内还有专业演员表演“满汉一家亲”的宫廷迎宾舞;吃完饭后,他们还向每位客人赠送了特意从香港订做的纯金“天龙御宴”纪念金牌,上面注明某人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吃了“满汉全席”。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这桌客人喝的一瓶以3位皇帝名字命名的“康雍乾”酒就价值1.6万元,用的餐具是景德镇一所名窑专门烧制的,市面上根本看不到。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多万一桌的豪宴,就不仅是个人消费的问题了。就一个社会而言,奢靡之风盛行,是万万要不得的。尤其是当今国情,就整体而言还不富裕,面对有限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面对缺衣少食的贫困人群,小部分人的奢侈实际构成对大部分人的损害。在我们周围不难发现,有的讲排场比阔气,喜欢比迎送的场面、比接待的规格、比招待的档次,上级来人搞层层陪同,出行前呼后拥、警车开道,人成群、车成队,迎到大门口、送到城郊外。有的接待严重超标,住高档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甚至还搞洗浴、桑拿、唱歌、打牌一条龙活动,临走还要“意思意思”,送土特产、给纪念品、赠购物卡。有的借工作关系增进“友谊”,经常相互宴请、互通有无,今天我请你,明天你请我,以各种名义拉拉扯扯。这样一来,更加助长了奢靡之风。其实“吃什么、住哪里”并不重要,吃得高兴、住得舒服就好,送就要送出色实在的成绩、送部队的安全稳定、送一批批优秀的人才……这些才是领导最需要的。1966年秋天,周总理接见学生代表,和青年学生一起进餐,饭菜一人一份,主食是大米饭,周总理把撒在饭桌上的的米粒全部拣起来吃了下去。周总理是我们党艰苦奋斗的楷模,他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哪怕是一粒粮食也不肯丢掉。他崇尚节俭,以节俭为乐,以节俭为荣。去年12月,习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就住在县城的宾馆里,考察组晚餐就吃四个热菜、一个汤菜,主食为水饺、花卷、米饭和杂粮粥,还特别交代不上酒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总书记严肃告诫,狠刹奢靡享乐之风、树立清廉为民之风、永葆艰苦奋斗本色。(二)大兴土木,违规建设。近年来,豪华气派如“白宫”、“天安门”等机关办公楼,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仅今年年初至今,媒体曝光的各地豪华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