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学习目标:把握“大同”社会基本特征?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提出背景:何为“大同”?“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理想的社会)。“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A、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废疾者皆有所养)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大同”的?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男有分,女有归)“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古今中外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向往这一目标。“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古今中外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向往这一目标。孔子:大同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陶渊明:世外桃源“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洪秀全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马克思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民族、民生、民权天下为公——孙中山(1)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1)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