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个人概括总结一、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乙酰胆碱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转移酶的催化下合成。合成在胞质中进行,然后被输送到末梢储存在囊泡内。乙酰胆碱的合成、贮存、示范、与受体相互作用及其灭活等突触传递过程与外周胆碱能神经元相同。(一)中枢乙酰胆碱能通路。①局部分布的中间神经元,参与局部神经回路的组成。在纹状体、隔核、伏隔核、嗅结节等神经核团均存在较多的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尤以纹状体最多;②胆碱能投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脑内分布比较集中,分别组成胆碱能基底前脑复合体和胆碱能脑桥-中脑-被盖复合体。(二)脑内乙酰胆碱受体。绝大多数脑内胆碱能受体是m受体,n受体仅占不到10%。脑内的m或n受体的药理特性与外周相似。(三)中枢乙酰胆碱的功能。①学习和记忆;②觉醒和睡眠;③体温调节;④摄食和饮水;⑤感觉和运动调节;⑥参与镇痛。纹状体是人类调节锥体外系运动的最高级中枢,。乙酰胆碱与多巴胺两系统功能间的平衡失调则会导致研制的审计系统功能疾病。如多巴胺系统功能低下使乙酰胆碱系统相对过强,可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二、γ-氨基丁酸(γ-butylaminoacid,gaba)(一)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gaba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广泛而均匀地分布在哺乳动物脑内,脑内约有30%左右的突触以gaba为神经递质。脑内的gaba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目前仅发现二条长轴突投射的gaba能通路:①小脑-前庭外侧核通路,从小脑浦肯耶细胞投射到小脑深部核团及脑干的前庭核;②从纹状体投射到中脑黑质。黑质是脑内gaba浓度最高的脑区。(二)gaba的合成、储存、释放、摄取和降解。脑内的gaba是由谷氨酸脱羧而成的,gaba的合成酶为谷氨酸脱羧酶。脑内gaba存在的形式有游离、疏松结合和牢固结合3种类型。第1页共9页当gaba神经元兴奋时,gaba被神经末梢释放到突触间隙。摄取是gaba失活的重要途径,神经末梢和神经胶质细胞都有摄取功能。gaba也可被γ-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三)gaba受体。gaba受体被分为gabaa、gabab、gabac三型。(四)gaba功能。①gaba具有抗焦虑作用;②gaba对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③gaba具有镇痛作用;④gaba抑制动物摄食;⑤具有抗惊厥作用;⑥gabac参与视觉通路信息的传递和调控。三、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tamate,glu)是cns内主要的兴奋性递质,脑内50%以上的突触是以谷氨酸为递质的兴奋性突触。除谷氨酸外,天冬氨酸也可以发挥相似的作用。谷氨酸受体分为三类。①nmda受体,nmda受体在脑内广泛分布,但在海马及大脑皮层分布最密集。nmda受体已经成为多种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研制的重要靶标;②非nmda受体,非nmda受体包括ampa受体及ka受体,也是化学门控离子通道受体;③代谢型谷氨酸受体,通过g蛋白与不同的第二信使系统耦联,改变第二信使的胞内浓度,触发较缓慢的生物学效应。目前已克隆出8种不同的亚型。兴奋性氨基酸不但参与快速的兴奋性突触传导,而且在学习、记忆、神经元的可塑性、神经系统发育及一些疾病发病机制如缺血性脑病、低血糖脑损害、中枢退行性疾病等发挥重要作用。四、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norepinephrine,ne)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包括递质合成、贮存、释放、与受体相互作用和递质的灭活。与外周神经系统相似。脑内ne能神经元胞体分布相对集中在脑桥和延髓,但ne能神经元胞体密集在蓝斑核,从蓝斑核向前脑方向发出三束投射纤维,分别是中央被盖束、中央灰质背纵束和腹侧被盖-内侧前脑束。第2页共9页ne参与体温、摄食调节,有助于觉醒的维持。此外,ne与躁狂症、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上一些抗抑郁药的主要作用机制就是抑制ne的再摄取转运。五、多巴胺(dopamine,da)da是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大脑的运动控制、情感思维和神经内分泌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Cv;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药物依赖与成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中枢da神经系统及其生理功能。①黑质-纹状体通路,是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高级中枢,各种原因减弱该通路的da功能均可导致帕金森病,反之,该通路的功能亢进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