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1+6”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及启示摘要:“党员1+6”人才培养模式是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一名党员学生为主,带动一个宿舍6名新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以系列活动把学生凝聚在组织周围。发挥学生党员作用,解决教学管理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文章以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分享“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经验。阐述深化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党员1+6”活动品牌,凸显学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理念。达到加强基层党建、和谐稳定校园教学管理目的。关键词:“党员1+6”;核心价值;升级品牌xxx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对高校的教育工作要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以此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党员“1+6”活动正是适应这一背景要求,为学生党员提供实践平台,使其成为校园正能量的传播者,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达到学院基层党建和谐校园的目的。一、学生管理困境(一)师生比困境师生比大,这是工商管理学院的困境。就财会专业而言,师生比为1∶26,管理人员与学生比为1∶75,专职管理人员与学生有效管理供需矛盾突出。其他专业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于是采取专业教师任务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弥补这一缺口,以便达到或接近标准要求,但是仍然存在校园管理风险。如,学生受教育以课堂为主的内平台和以网络为主的外平台之间,有形和无形的方式之间,良莠不齊的信息与网络文化教育的局限性之间,学生三观的引导和教师资源有限的辐射之间,都存在着矛盾的统一问题。让以核心价值观为主轴的思想政治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专业教育,需要建设一支具有优秀政治思想的学生党员队伍,解决其中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党员与学生之间近距离跟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青海民族大学区位特征决定,需要学生党员队伍发挥自身管理作用,弥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补师生比大的缺口,使教师和管理者及时掌握风险点,既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又能实现稳定校园的目的。(二)与时俱进与传统管理模式的矛盾首先,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前后表现不一。偶有“经济人”会有自利的行为,在大量的信息量面前难以真正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其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师生身份差异,专业课课时和内容与生源基础及上大课以及授课形式单一等矛盾,传统的说教式管理面临与时俱进的要求。需要从教育角度提供载体与平台,以便改变这种现状。二、学生自我管理基础从工商管理长期学生党建工作可知,部分学生为了加入党组织,认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集体活动。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能发挥带头作用。数据显示,大二到大四学生中,学生党员与学生比为1∶4。这为解决管理问题,化解校园矛盾,低成本摆脱师生比大的管理困境提供了管理基础。假如校园成为优秀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施展的平台,一方面可及时弥补校园管理中的教师“缺位”,监管“空白点”。另一方面可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与党性。以党建带学建再促党建,符合青海经济发展,基层社会稳定的需求。基于问题解决途径的研讨,在贯彻落实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升计划,以及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核心指标》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开展了党员“1+6”活动。该活动以思想动员、培训工作、确定标准、启动仪式、组织考评、持续结果等步骤,打造“党员1+6”培养模式品牌。“党员1+6”活动最大化优秀学生党员作用。将学生自我管理纳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政治素养培养的学生管理模式,根据时代背景进一步升级“党员1+6”活动品牌。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完善入党程序和核心价值观等相关培训内容体系。开展烈士陵园扫墓、参观原子城等活动引导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理论水平。在活动中树立榜样,以选聘结合、强化监督等方法,提高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