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脱贫攻坚“五个一”活动总结按照市、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提供法治扶贫“五个一”活动经验材料的通知相关要求,县供销社作为贫困村村的帮扶单位,积极采取产业帮扶、土地托管、技术支持等措施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通过派驻第一书记,建立帮扶责任小组,了解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并逐步实施,现将脱贫攻坚“五个一”活动经验总结如下:一、帮扶工作现状村位于后域乡东南方,距后域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县城30公里。最高海拔2100米,最低海拔1150米,高度落差大。冬季寒冷,气候干燥,最高温度35度,最低温度-3度,昼夜温差明显,年平均温度15.5℃,无霜期180天,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8、9月。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有259户,825人,幅员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00亩、林地1206亩。旅游资源有古八景之一鸡冠朝艳,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大樱桃、红富士、核桃等水果。20XX年,村贫困户委76户237人,20XX年,贫困户53户108人。为了摸清村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工作队认真走访每一户贫困家庭,把每户的详细情况登记在册,建档立卡。20XX年通过三次精准识别“回头看”最终确定贫困户7户13人。20XX年脱贫人数为4户9人,目前村剩余贫困户为3户4人,预计20XX年脱贫1户1人。针对每个贫困户的情况,驻村工作组把村内贫困户致贫原因依类划分,为他们量身制定了可行的脱贫方案。二、帮扶经验做法(一)协调落实帮扶政策,争取帮扶项目和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方便贫困村民生产生活。1、由驻村工作组村牵头,争取帮扶单位县供销社项目资金组织更换了1组、6组、7组4100米老化饮水管道,灌溉工程重新堰实现三面光1100米,消除了村民饮用水的安全隐患,今年利用市水务局的百万项目整治村的红旗堰、重新堰水利灌溉第1页共6页工程以及一、二组产业环线和堡坎的修建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2、本着“要致富、先修路”原则,20XX年为村2组、3组硬化村内道路1.41公里,4组砂石路700米,今年年初,争取到县扶贫移民局项目资金15.9万元,硬化四组通组道路0.62公里;争取县农工办“一事一议”奖补资金37万元硬化了六组、七组近1.32公里通组道路,解决了村民长久以来的出行难题;3、为2组、3组、6组、7组各增加新架设变压器一台。农村电网的改造,实现了网络电视、通讯设备的联通。改造村文化活动室,硬化村委院内的地面,安装篮球架、乒乓台等健身器材,增加农家书屋书籍,修缮村委会公共厕所,采购腰鼓等,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二)扶持发展主导产业,开展技能培训,培育致富带头人,壮大集体经济。1、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加大宣传政府扶贫项目和政策力度,帮助贫困户主动找项目,找信息,找出路,学习技术,不再固守土地,实现就近就业或外出务工,从事经果林种植,种植大樱桃1000亩、红富士苹果600亩,家禽养殖200只,找到致富门路,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2、邀请“金剪子”培训公司、农业大学教授吕秀兰等为农户提供经过林管护培训,组织一批有能力、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的贫困户合作经营,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让农技员定期为农户提供经果林种植及家禽养殖管理技术培训。3、联系帮扶单位县供销社为贫困户发放经果林树苗若干、鸡苗200只、饲料300斤,实现土地托管50亩,惠及120户村民,提供约价值15000元的硫磺石灰,切实为贫困户解决生活经济来源问题。从今年五一过后,全村陆续进入大樱桃的销售高峰期,驻村工作组全力投入帮助村民的摘果、销售工作,帮助联系收果商人商户,拓宽村民的销售渠道,目前全村销售大樱桃收入已达百万元,有的农户销售超过二十万元,总收入达四百万,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全村经果林出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氛围。第2页共6页(三)广泛宣传落实惠农政策,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定可行脱贫计划,开展“四好村”建设。本着让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宗旨意识,驻村工作组积极开展“四好村”建设活动,推进村经济社会发展,驻村工作组积极联系帮扶部门利用灾后重建、精准扶贫等项目资金支持,为村黄平、黄树乾、白炳超、李春连、李成刚、郭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