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到通过审核的情况总结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情况的报告根据管理评审计划的安排,本人负责管理要求部分报告。根据各部门的报告材料,现将体系的建立、实施及内审情况报告如下,供大家审议。一、公司建立的管理体系符合评审准则的要求。公司建立的管理体系符合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为落实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公司于2012年7月开始策划并开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活动。1.学习评审准则,编制体系文件学习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标准,编制体系文件。在总经理的决策下,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评审准则,按照其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明确了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组织机构、管理职责和各要素活动实施的具体要求;同时整理、规范了公司管理体系运行及检测活动,补充完善了实验室所需的各种记录及有关的《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等三级文件。经过编写人员的辛勤工作,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经评审批准,于2013年01月01日发布并实施。2.调整组织机构图、落实管理职责为满足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标准的要求,公司理顺了工作关系,总经理任命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主要岗位人员,明确了领导层分工;明确了各岗位人员、各检测领域职责;设定了监督员,负责日常检测活动的质量监督。明确了重要岗位如报告签发人、设备管理员、样品员、资料员、内审员及监督员等人的职责,使第1页共5页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标准的要求得到了具体的分解落实。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管理监督机构及信息反馈的机制,确保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符合标准和准则的要求。3.管理体系覆盖全本公司的检测工作建立的管理体系覆盖了公司的所有检测工作,覆盖实验室认可要求的所有要素及公司的试验部等部门。二、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经总经理对质量方针、目标、质量手册的批准发布,标志着公司的管理体系进入了实施运行阶段。1.文件的学习培训、方针目标的实施为保证实施效果,公司组织员工对管理体系文件、方针目标的学习,加深了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标准要求的理解,使公司质量方针目标为员工管理理解和执行,各责任部门、岗位人员按体系文件的要求,明确管什么、怎样去管,达到怎样的效果,积极展开控制活动,收到了实效。据试验部统计、分析的数据,公司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目标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报告差错率=年差错报告数量/年报告总量≤3%;实际完成:2015年1月至今报告差错率为“0”目标要求:报告的延时率=年延时报告数量/年报告总量≤2%;实际完成:2015年1月至今报告的延时率为“0”目标要求:客户满意率=年满意客户量/年客户总量>90%;实际完成:2015年1月至今客户满意度调查表统计得知客户满意率97%,完成。目标要求:客户投诉处理率=年投诉客户量/年投诉客户处理总量=100%;总体表明,方针、目标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已为全实验室员工管理理解、掌握、实施状况良好。2.文件控制落实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标准的要求,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总务部、试验部加强了对文件的编制、审第2页共5页批、发放、更改、作废及标识等环节的管理,以保证文件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要求的实现,克服了以往文件管理过程的随意性。为确保文件版本的有效,特别是加强对规范标准的控制,资料员对文件进行了清理、识别,并登记、编号、加盖标识,控制管理,防止过期失效、作废文件的误用。3.客户要求和合同评审合同评审工作按要求得到了规范。把日常、例行的客户要求与综合性的新开展的检测项目、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区分开来,采取不同的方式识别、评审,这种方式符合公司实际情况,既满足了标准的要求,也便于实际操作。积极与客户沟通合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