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设计授课人:马静【教材简析】本首歌曲选自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教科书六年级,本首歌曲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4/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歌曲以节奏贯穿蜷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设计理念】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音乐教学总目标,结合本首歌曲的特点,本节课我设计了直观感受、激趣引入,学唱歌曲、体验情感,创编节奏、注重实践,拓展延伸、多元感受,表演歌曲、释放情感等五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并有感情地进行演唱。2.创编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及相互合作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和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电子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同学们会唱的可以跟着唱,也可以跟着歌曲做动作。师:一首激情四射的歌曲唱的我们心潮起伏。同学们,刚才歌曲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指的是什么?生:师:是的,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每个民族的歌舞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二、初听范唱: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出示课题)这究竟是哪个民族的呢?答案就在歌曲当中。同学们可要仔细听好啰!(播放歌曲)现在,大家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了吗?1对,彝族。咦,同学们:你知道“赶圩”是什么意思吗?圩:集市。赶圩就是我们这儿说的赶集。2、简介彝族(播放课件,背景音乐《赶圩归来啊哩哩》)师随着音乐简单介绍下彝族。下面,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彝家山寨,去感受彝族的风土人情。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彝族人世世代代在高山河谷间辛勤的劳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日、庆丰收或办喜事,人们就穿上节日的盛装,聚在一起,唱啊,跳呀。参加者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气氛非常热烈。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当夜幕降临,彝家村寨男女老少手持火把在山坡田野欢呼,祈求五谷丰登,生活幸福。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彻夜狂欢。3、欣赏:出示PPT欣赏完这段彝族的风情片,谁想谈谈你的感受?(学生欣赏后,根据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热烈、奔放、欢快、载歌载舞……)师小结:彝族人民热情、奔放,能歌善舞。歌舞是他们表达高兴心情的一个主要方式。你听,就连赶圩归来,他们也是一路欢歌笑语。三、学唱歌曲:1、播放《赶圩归来啊哩哩》两段。师:仔细聆听,想一想歌曲使用什么情绪演唱的,演唱的速度是怎样的?(提问几个学生)对,非常欢快、活泼,富有动感。中速稍快。2、再听歌曲,歌曲描述了怎样的画面?分别请学生说一说A说说歌曲的拍号,强弱的规律?B用lu模唱(慢速)并拍出歌曲的强弱拍C再用“达”模唱,然后把它换成拍出歌曲节奏D注重节奏的拍击,出现错误及时纠正。那你们愿不愿意跟彝家姑娘一起去分享赶圩归来的那份快乐呢?那好,彝家姑娘唱,我们就为她们伴奏,好吗?请大家拿出你们的手。3、师提问:你从歌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对,“啊哩哩”贯穿在整首歌曲当中。那你知道“啊哩哩”是什么意思吗?“啊哩哩”是彝族歌曲中常用的衬词,就像我们唱歌是常用的“啦┅┅”表示很高兴的心情。24、下面让我们再来欣赏歌曲的第一段,只要遇到“啊哩哩”,我们就用我们的小手为它加上“xxx”的节奏,好吗?(播放第一段)5、大家的表现棒极了。现在,你们能不能手脚配合起来?女生:拍手男生:跺脚(播放第三段)6、啊,我看有的同学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