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易经和易传的区别有哪些VIP免费

易经和易传的区别有哪些_第1页
1/6
易经和易传的区别有哪些_第2页
2/6
易经和易传的区别有哪些_第3页
3/6
易经和易传的区别有哪些《易经》,一般指六十四卦经文部分;《易传》是解释《易经》最原始的文章。而《易传》是从哲学角度解读《周易》的开山之作,自古传承不息。《易经》,一般指六十四卦经文部分,包括卦画、64卦卦辞与386爻爻辞。《易传》,解释《易经》最原始的文章,是从哲学角度解读《周易》的开山之作,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共10篇,分别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汉代起,又被称为“十翼”,意为《易经》续上翅膀,传承不息。我们现在所说的《周易》其实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易经》,一部分是《易传》。这两部分和在一起统称为《周易》。从时间上看,《易经》恐怕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本书了,从内容上看,这本书的直接目的显然是用于占卜。占卜,就是在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对未来的事情无法掌控的时候,通过演卦来预测吉凶,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算卦”,预测一下自己的运数。《易经》记录了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和爻辞。传说是伏羲画出了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可以理解,在古代社会中,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对于周边发生的事情无法解释,无法操纵,更无法预测,于是就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理由。卦象吉,证明这件事可以干;卦象凶,则证明这件事不能干,要有意识地去规避。而《易传》呢,《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和发挥。《易传》共分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今天我们读《易经》,主要是借助《易传》来读的。因为《易经》的成书时间比较古老,根本不容易读懂。不仅今天的我们读不懂,就是古人也读不懂。所以,只能借助《易传》。如果说《易经》是教科书,那么,《易传》就是这本教材的辅导工具书。所以,《易传》的十篇又称之为“十翼”。“翼”就是“翅膀”的意思。没有《易传》提供的这十个“翅膀”,《易经》这只大鸟根本飞不起来。至于《易传》的作者,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据说是孔子写的。孔子读《易经》,颇有心得,于是就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汇编成册,起了个名字就叫《易传》,以区别于《易经》。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易传》形成于战国时代,而不是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因为从内容风格上看,《易传》和《论语》差的太多,很难想象是出自孔子他老人家之手。不管怎么样,《易传》成书都应该《易经》晚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无论在内容还是行文风格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易经》文风比较简朴,专门用来演卦预测吉凶,目的性比较强;《易传》的文风就比较抽象,已经不是用来占卜了,而是通过解释《易经》中的卦象来阐发宇宙、社会、人生的道理。比如,《易经》中只有“—”、“--”两爻,通过两爻的合成和重合演变出不同的卦象,然后再从卦象看出吉凶。据说伏羲演八卦的时候,用的是蓍草,根本没有文字,只能靠一双眼睛看(仅有其“象”,未见其“辞”)。直到文王演六十四卦的时候,才配上文字(辞)。而在《易传》中,“阴”、“阳”两个字开始出现了。别忘了,“阴”和“阳”已经是概念了,而不再是用蓍草编成的“—”和“--”。这其实已经上升到理论高度,正所谓“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更进一步的是,《易传》通过对卦象的解释最终得出了“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观点,形成了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阴阳观”。翻开《易传》,我们看到的已经是“阴阳”、“刚柔”、“动静”、“盈亏”、“进退”这样一些相辅相成的概念了。所以,《周易》对后来儒家和道家影响比较大的,是《易传》,而不是《易经》。但话说回来,《易传》毕竟是从《易经》中来的,没有《易经》,就没有《易传》,而《易经》正是用来算命合占卜的。也正因为此,算卦、占卜的一些成份不可避免地流传了下来,被一些算命先生和风水先生所利用,成为了他们招摇撞骗的资本。关于这一点,古人其实早有洞察。《五经注》这样批判《周易》:“其失也,贼。”意思是说,学会《周易》演卦的人,如果不走正路,就会变成旁门邪道,贼头贼脑,招摇撞骗,像贼一样把别人手里的东西忽悠到自己腰包里。这种东西,古代称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易经和易传的区别有哪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