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儒道互补”导学案VIP免费

“儒道互补”导学案_第1页
1/2
“儒道互补”导学案_第2页
2/2
“儒道互补”专题探讨导学案第1课时共2课时课型:精读课主备人:曹红钢审核人:使用时间年月日第周第个总第个“儒道互补”专题探讨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论语》中“君子”与《老子》中“圣人”的比较,了解儒家、道家的基本思想。2、通过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著作思想,理解儒道互补对人生的积极意义。教学重点:了解儒道两家的基本思想教学难点:儒道互补的人生意义学习流程一、个人预习1、简介孔子、老子、《论语》《道德经》2、儒家、道家思想的核心分别是什么?3、梳理课文文言知识通假字:已通有通女通知通文言实词:敏就正盍敝伐施乐疏归目事得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安信怀名作动:饭事形作动:敏敝二、文本研读教师:儒家“仁爱”的胸怀,道家的“无极”境界,千百年来,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今天,让我们以《论语》《老子》为依据,认识构成中华文化主体的儒道两家,探讨“儒道互补”这个专题。1、从《论语》《老子》看“君子”与“圣人”我们会发现:儒道两家分别为我们树立了一种做人的准则,这种做人的准则在《论语》和《老子》中体现在两个人物形象上“君子”“圣人”,今天我们就选取“君子和圣人”这个角度,来看儒道互补,借以窥斑见豹。2、重点研读相关章节,理解孔子、老子树立的楷模特点教师:请大家打开书,将《论语》十则含有君子、《老子》五章中含有圣人的语句画出来。学生: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找到的内容教师:从文本中看,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老子所说的“圣人”分别是怎样的人呢?有何特点。3、从“君子”与“圣人”看儒、道的异同小组讨论:相同点:不同点:三、拓展延伸1、以苏轼为例,看“儒道互补”对古代文人的影响在孔子、老子之后的2000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正如林语堂所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我们以苏轼的两首词为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儒道互补”专题探讨导学案第1课时共2课时课型:精读课主备人:曹红钢审核人:使用时间年月日第周第个总第个请谈谈你对儒道互补的人生启迪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儒道互补”这一专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一些专题研究的方法:如选择恰当的研读角度,对相关的内容对比研究等。同时,在思想上我们应该获得一些启迪: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让古代先贤的智慧在我们的血脉中延续。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人生漫漫旅程中“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智慧炼心。”做一个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也能做一个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检测反馈:1、儒家、道家思想的核心分别是什么?2、儒家、道家实现理想的途径分别是什么3、文言翻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课后反思: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儒道互补”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