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检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同学们记住了吗?现在来考考大家。课件示:端午节,敲锣鼓。周恩来,好总理。头顶天,脚踩地。泼水节,舞凤凰。前衣襟,短小褂。柏树枝,蘸满水。洒人们,祝长寿。先自己读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二、自主读书,理解课文。师:看来,生字难不倒大家,不着急,难的来了,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这样吧,大家抓紧时间读书,读的越熟越好,待会儿就有难题考大家了。1、学生自读课文。2、师:既然题目是难忘的泼水节,那你能说说为什么1961年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周总理4、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导朗读。5、师:既然敬爱的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那么他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1).学生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2).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重点讲解:“四面八方”、“赶来”、“地上”、“江面上”、“天空中”。比喻句:“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课件示:比较句子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一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师:说说那一句更合适、恰当,为什么?指导朗读: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6、看图,理解第4自然段。(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谁来说说“今天”总理的打扮?总理脸上的神情怎样?(2).学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3).学生汇报。课件出示总理平时的衣着图片和今天的进行比较,体现总理对少数民族的尊重以及他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人。(4).看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傣族人民)师:傣族人民一个个因为能和敬爱的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而笑容满面,现在请你也笑容满面的读一读这一段。(5).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7、体会第5自然段。师: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5自然段。先数数第5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句)那么我们请3位同学来读读这一段。(1).指3名同学读第5自然段。(2).师:开始泼水了,总理向人们泼洒祝福,那么这些人按年龄不同,可以分成哪些人?指名说一说。(3).师:总理将一盆盆清水泼洒在老人、年轻人、孩子们身上,祝福他们什么呢?傣族人民将一盆盆清水泼洒在总理身上,又在祝福什么呢?根据课件提示,小组讨论,说一说。(4).课件示“想一想,说一说”,小组讨论。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他们——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一盆盆清水泼到周总理身上,傣族人民祝愿总理——(5).学生汇报。(6).师:从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的祝福声中,你能看到什么?生: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人;周总理爱傣族人民,傣族人民爱周总理。教师相机板书:心连心(并画出两颗相连的红心)(7).师:现在,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幸福与快乐中!课件出示课文6-8自然段,师深情朗读。8、朗读感悟6—8自然段。(1).这三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4句)都是什么句子?(感叹句)就让我们满怀深情的读一读吧!(2).学生齐读6—8自然段。(3).指名读。(4).师生分组读。9、朗读课文。1—5自然段指名读,6—8自然段齐读。三、课外延伸今天,我们感受了傣族人民快乐的泼水节。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有自己的节日,你知道哪些?生说:蒙古族的那达慕会;回族的开斋节;苗族的苗年等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下去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同学听。四、学习生字师:感受了傣族人民的快乐的泼水节,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篇课文中出现的生字!1、第二课时重点指导脚、凤、凰2、学生观察需要注意的部分。3、学生说生字结构、偏旁。4、师黑板示范如何写。5、学生书写生字。五、课堂小结1961年的泼水节,因为周总理的到来,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