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育,是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又一个问题。在教学设计时,整合的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更要包括能力、素质等方面。敏锐的思维、坚定的意志、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渊博的知识一样是现代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们理应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总之,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广大一线教师应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和领会课程整合的实质与精髓,避免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真正的整合应是该用时就用,不该用时就不用,要用得恰到好处。五、网络学习资源标准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目前,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正受到重视,数字化学习资源日益丰富,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和促进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针对高等教育,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1、降低课程制作难度、减少课程制作成本SCORM标准倡导的学习资源与学习平台分离的思想,为当前网络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由于课程制作和学习平台开发的分工,网络课程设计人员不必再为复杂的学习平台而苦恼,只需按照制作步骤组织好各种简单的学习资源,并将教学策略融入到课程的设计之中即可,而学习交互、协作学习、学习监控等功能都可以交给学习平台来实现。在以后的使用中,可以任意重新组合,不需修改原来的学习资源,实现了学习资源的重复使用。从内容的角度讲,为开发者降低制作成本和难度,缩短开发时间,避免资源的重复制作,保证符合SCORM标准的学习资源能在任何符合标准的学习平台上互通和使用。学习者可以更便捷地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按照学习系统给出的提示选择学习内容和制定学习顺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于符合SCORM标准的网络课程的编序和导航都是由imsminifest内容清单文件所控制,因此开发者只需修改此文件,便可轻易地调整课程的架构和呈现顺序。从平台的角度讲,它鼓励各种学习平台的开发,保证符合标准的课程导入和使用。只要符合SCORM标准的学习平台都支持符合SCORM标准课程的导入,提高了教材使用的广泛性和重用性。2、实现网络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导航方式的个性化从课程设计角度讲,通过编序和导航规则的设定,能实现网络课程内容的呈现顺序的多样化,如课程目录是否隐藏,学习者是否可以任意选择课程内容;从系统平台角度讲,可以记录学习者学习的内容、所用的时间、测试的成绩,可以在平台中进行讨论和答疑。通过SN规则的设定,使网络课程能满足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实现适应性学习。不同的学习者在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所学习的内容和顺序也不尽相同。3、提高网络课程学习的适应性适应性网络课程就是在适应性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实现学习者适应性学习的一种网络学习资源。适应性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学习者通过与学习资源进行交互,来实现学习者对资源的适应,而教师通过设计学习资源的呈现内容和呈现顺序,来实现资源对学习者的适应。可见,学习资源对于实现适应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学习资源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网络课程,应充分应用适应性学习理论进行设计开发,将学习内容分解成小的知识单元,便于进行重新组合,设计相应的触发条件和学习顺序,实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由于SCORM标准具有可适应性的特点,因此按照SCORM标准开发网络课程,可以实现课程的适应性导学、课程内容顺序的适应性调整等功能。本研究中,主要通过网络课程中编序规则的设定,来实现特定的学习功能。教师在开发网络课程时,可以将教学策略运用到课程的导航和学习顺序的设计中,通过设定前测和后测的通过值,实现网络课程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来给出相应的学习建议,学习者可以按照学习建议中的学习顺序进行学习,达到网络课程适应性提示和适应性导学的目的。在网络课程具体的设计中,应参照标准进行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框架设计、内容表现形式设计、学习顺序设计,并将设计开发出的网络课程导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