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教学过程设计)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我们很多同学都希望自己能自立自强,但是,仅只有这个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才行,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呢?2、引入故事,谋杀恐龙。(PPT呈现)3、让同学思考并回答:本故事中,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你愿意成为“小恐龙”吗?听(看)故事,思考问题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出本节的教学内容。(二)辩一辩要告别依赖,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任何帮助呢?小组讨论,组与组之间的小辩论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三)情境讨论1、假设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班主任约束了,你们该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2、如果你的父母外出一周,你怎样安排这一周的生活?学生讨论并回答。利用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动画故事大讨论播放动画短剧《咕咚来了》,引入标题二《自立与自主》。提问:动画短剧中的小动物们能自立吗?为什么?1、观看动画2、思考问题并回答利用多媒体引起学生兴趣,进而思考并回答问题。(五)生活情境体验场景一:一天回家,邻居告诉你,爸爸、妈妈晚上要加班,你要照顾生病的小弟弟。场景二:放学后回家,发现家门虚掩,你轻轻走近一看,一个小偷正在翻找你家的东西。学生讨论并回答应该如何应对情景中发生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联系与实际,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六)学习测试(1)、自立就要所有事情自己做,拒绝他人的帮助。(2)、一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是无法承担责任、生活自立的。学生判断这两个题目的正误。并对错误的内容加以修正。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