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活动方案一、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每年春节过后,学生口袋里的压岁钱把他们的口袋撑得满满的,有的学生手中有了钱,就大把大把地乱花钱,由此带来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如打电子游戏上网吧、甚至赌博等。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学校、班级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上学期开学初就发动学生开展了一次中学生零花钱情况的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二、设计目标:1、调查家长的月收入及其主要来源,并做初步统计。2、调查部分中学生每星期的零花钱数目,填写调查表。3、通过调查培养学生节约用钱、合理花费的良好习惯和扶危济困的品质。三、活动前准备:1、设计好三份调查表。(程度较好的班级可让学生根据表1自行设计表2和表3)表格1(收入单位:元)月收入500以下500-10001000-15001500以上人数所占比例表格2(钱数单位:元)月零用钱数50-100100-150150-200200-250人数所占比例表格3主要用途学习用品零食娱乐其他人数所占比例2、做好调查动员工作,明确调查对象、指导调查方法。3、发下调查表,各小组分配好调查任务。4、学生收集有关由于乱花零用钱带来危害的事实材料。四、活动过程:1、每位同学自主开展调查,并填写好三份调查表。(可在调查前召开一次家长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协助。)2、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调查结果。告诉各小组总结办法:总结本小组调查的总人数、各档人数、各档比例,填好自行设计的汇总表。注:所占比例=(本档人数/调查总人数)×100%3、汇报调查结果,交流各自的调查方法,交流从有关乱花钱的危害的事实材料中得到的教训,老师小结。4、讨论思考交流:①我们大多数家庭的月收入是多少呢?这些钱我们的家长是怎样赚来的呢?②我们大多数同学每月零花钱是多少?③这些钱我们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呢?我们这样花费零用钱合理吗?乱花钱有哪些危害呢?(讨论后让各小组派代表发言。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我们口袋里的钱来之不易,零花钱要合理使用,胡乱花钱后患无穷。)五、活动总结延伸:我们已经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应该合理使用,不能铺张浪费。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学生不能像我们一样正常读书、生活,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节约零花钱,寄给贫困地区的学生,帮助他们。①如果每天我们每人节约一角钱,我校所有同学每天可以节约多少钱呢?②全国13亿人每天能节约零用钱多少呢?③如果500元可以帮助一名贫困学生完成一年的学业,那么全国每人每天节约的零用钱可以帮助多少贫困学生完成一年学业呢?六、结合活动,学生自己撰写板报稿,出一期题为"节约一角零花钱,奉献一片爱心"的黑板报。总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周围的有效资源,发挥学生的观察和调查研究能力,鼓励他们大胆钻研,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使《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无限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真正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园地,培养能力的摇篮。同时也可以利用他们身边的事实材料,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的零花钱也出现蓬勃向上之势。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已经引起部分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本次活动以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作为研究材料。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数据统计等方式不仅培养了研究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而且从活动中体会到家长劳动的艰辛,口袋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可帮助他们自觉地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自觉培养关心弱势群体的美好品质。是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好方法。活动过程中,如果能够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发放一些调查表,再扩大调查的范围,效果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