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课题:《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共2课时备课人华佗中心中学王发展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二)能力训练要求1.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感和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示,从而体会数学的简洁美.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教具课件,正方形纸片时间2015年4月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什么?你能用公式表达吗?(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学习新知:灰太狼开了租地公司,一天他把一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慢羊羊种植.有一年他对慢羊羊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增加5米,另一边减少5米,再继续租给你,你也没亏吃,你看如何?”慢羊羊一听觉得没有吃亏,就答应了.回到羊村,就把这件事对喜羊羊他们讲了,大家一听,都说道:“村长,您吃亏了!”慢羊羊村长很吃惊…同学们,你能告诉慢羊羊这是为什么吗?2、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你能发现什么规律.(1)(x+1)(x-1)=;(2)(3m+1)(3m-1)=;(3)(2x+1)(2x-1)=.观察以上等式的左边与右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一句话归纳总结出等式的特点:规律:(1)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乘以这两个数的差;(2)右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的差.3、平方差公式:一般地,有(a+b)(a-b)=a2-b2,叫乘法的平方差公式.用语言表述: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4、探究规律,发现实质:公式中,等号左侧:两项乘以两项,其中具有相同的两项和相反的两项.;等号右侧:是平方差形式,且是“相同项的平方”减”相反项的平方”.这样,平方差公式还可变形为:(1)(a-b)(a+b)=a2-b2(2)(b+a)(-b+a)=a2-b25、巩固练习:详见课件.(三)知识运用:6、例题讲解: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3x+2)(3x-2);(2)(x2+y)(x2-y);(3)(-x+2y)(-x-2y).2例2计算:(1)1999×2001;(2)(x+3)(x-3)(x2+9).(四)综合拓展:7、拓展提升: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计算20042-2003×2005;2、:2、(x2-y)(x2+y)(五)课堂小结:1.平方差公式是特殊的多项式乘法,要理解并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2.在混合运算中,用平方差公式直接计算所得的结果可以写在一个括号里,以免发生符号错误.3.我们还学到一种数学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和学以致用的方法(六)作业布置:课本第70页练习第1、2题《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设计本节课,我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的:一引入部分:本课时,我是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的,我采用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观察正例的结论的特征并对比题支的特征,在得到基本认识之后又用例题进行引导,并让学生大胆猜测结论,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证明。证明之后又用割补正方形例子来验证平方差公式,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陶冶学生情操,引起兴趣。二探索与应用在得到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应用环节。我采用两个基础例题和一个拓展例题进行探讨。第一个例子着重训练基本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认清公式中的a和b各代表什么,分别代表题中的哪一部分,得到什么结论。例题之后进行对应训练并适当铺垫,为第二个例题做准备。第二个例题是对公式的变形运用,意在引导学生根据公式特征进行构造,并让学生认清:只有符合公式特征才能运用,其余的运算仍按乘法法则进行。例二之后再做一组对应训练,以巩固新知。此后,我又深挖教材进行综合拓展,三小结与作业完成教学任务后,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小结,把本节课中自己最得意的部分展示给大家,继而结束了本课。对于本课的作业我采用分层布置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后反思平方差公式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公式之一,它是特殊的整式的乘法,运用这一公式,可以迅速而简捷地计算出符合公式特征的多项式乘法结果。我想要学好这个公式,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判断,哪些乘法算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运用公式计算时一定要看是否符合公式的特征,其次我知道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