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开展“慈善月”活动是推进慈善事业深入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要以此为契机,推进我市慈善事业的新发展、大发展、持续健康发展。一、对发展慈善事业的认识要有新提高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形式。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慈善事业在改善贫苦和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古今中外,社会制度有所不同,意识形态千差万别,但崇尚慈善、热心慈善,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共同追求。中华民族慈善文化源远流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就是扶贫济困、乐善好施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代表性观点。在西方国家,慈善事业和福利事业不断发展。英国1601年就颁布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慈善法;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有句名言,他说,死后留下大笔财富的人是可耻的,这种观点在美国一百多年来慈善事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是党的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80多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提出了鲜明的工作方针,积极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中央的多次会议都对发展慈善事业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确立了慈善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社会救助工第1页共5页作“不要漏掉一家困难户、一个困难群众”,并多次带头捐款捐物,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全社会做出了表率。发展慈善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际上形象地把政府、企业和慈善事业比作“板凳的三条腿”,只有三足鼎立、均衡发展,社会这个大平台才会平稳,才能和谐。我市作为沿海较发达地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没有繁荣的经济万万不行,但仅有繁荣的经济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慈善事业,让绝大多数群众过得好,不让一个困难群众过不去。保障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在依靠一、二次分配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发挥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形成政府保障能力同社会互助方式互联,政府资源同社会资源互补,政府行政力量同社会动员力量互动的合力。二、慈善事业发展要上一个大台阶当前,我市的慈善事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慈善意识、慈善规模、慈善组织、捐赠机制等,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和完善。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措施,全市上下要共同努力,推动慈善事业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良性运转。(一)大力倡导慈善爱心。发展慈善事业,首先要大力倡导爱心,确立现代慈善意识,强化全社会慈善责任。政府要强化爱民之心。我们的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些群众在我们的任期内吃不好饭、穿不好衣、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应当看作是我们最大耻辱和严重失职。各级领导同志要积极主导、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我们的爱心激发全社会的爱心,用我们的行动带动全社会的慈善义举,不断增强社会各界的慈善意识和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感。公民要增强慈爱之心。“好人杨正权”在威海人人皆知,他十多年来捐出的款物总值超过200多万元。论个人财富,杨正权并不是威海最富的,他的小生意一年的销售收入还不足200万元;论生活质量,杨正权和普通人一样,非常注意节俭,很多情况下一顿饭吃一碗面条了事;但论个人捐款,杨正权在威海是最多的,这种爱心非常可贵。人的能力有差别,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捐款有价,第2页共5页爱心无价。只要每个社会成员都做爱的奉献者,社会的和谐程度就一定会不断提高。企业要增加社会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