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和小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2、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脉,并初步感受夏洛蒂三姐妹在逆境中不屈奋斗的精神。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填合适的词语()的小草()的大树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草和大树)教师直接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评价:我听出了小草的柔弱、大树的力量……)。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小草和大树的强烈大小对比。)3、《小草和大树》可不是一篇寓言故事,它是三个杰出女性成长、成才的故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文中哪句话写了小草变成了大树,请你用横线画下来,并认真读一读。(学生回答)4、出示“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指名读)通过刚才的默读,你们知道这里的“她们”指的是谁?5、(学生回答,相机点击出示)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安恩(指名读、齐读)(出示)老师这里有三部著作,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写的吗?(连一连)《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斯·格雷》你是怎么知道的?6、好,让我们一起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感受一下她们由小草到大树的变化吧。(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其实,在三姐妹中,尤其以夏洛蒂·勃朗特的文学成就最高,成长之路最坎坷。所以作者谈雨山评价她是“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齐读。如果我把文中的“典范”换成“典型”可以吗?你们觉得怎样的人或者谁才能称之为典范?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都是正面的,好的。(预设:我觉得他还只是一个典型,而不能称作典范。因为典范还有一个示范的作用。比如雷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海迪是在逆境中成才的典范……)板书:典范2、这段中把夏洛蒂比喻成了什么?(把夏洛蒂比喻成仙人掌花)我们知道,事物之间有想通之处才可以比喻,那么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因为他们都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着顽强不屈的精神。)3、是啊,“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她成功了,这可以用这一段中的哪个词语来概括?板书:逆境成才夏洛蒂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逆境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4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碰到不理解词语可以多读几遍,读完后思考这个问题,用波浪线画下来。并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或者小标题概括一下。)(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巡视)●全班集体交流出示词语:撇下要强好胜钉到床头嗷嗷待哺惴惴不安寥寥无几大名鼎鼎(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这些词语中,你觉得哪些字或词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特别关注“鼎”这是一个象形文字,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这个“目”字实际上是“月”字的变形,而“月”字有“肉”的意思(凡是人的内脏器官的偏旁都是“月”字),代表的是鼎中的食物。动画演示“鼎”的笔顺老师这样排列,你有什么发现?(多音字、AABC、ABCC)●夏洛蒂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逆境呢?1、她幼年生活非常艰辛,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读文,师评价:我听出了……(相机板书:生活艰辛)面对如此艰辛的生活,夏洛蒂是怎样的呢?(相机板书:不停写作)齐读第二自然段2、她还遇到了知名作家的训诫。(相机板书:求教被训)出示罗伯特﹒骚塞训诫的话,指名读读。评读(出示当时的社会背景: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仍然处在男性居于绝对的霸主地位,女性的天空低矮狭小。在夏洛蒂没有成功发表小说之前,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妇女(甚至是全部妇女)毫无地位可言,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是彻彻底底的男人附庸。骚塞的回信其实代表了当时代整个主流社会(男性社会)的看法。作为一个个人,他的言行无法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一言一行都有时代的烙印。从这一点来说,他对夏洛蒂的歧视,不仅仅是针对她个人,而是整个女性群体。同样我们对骚塞的批判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他的个人人格,而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