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要点第一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1)理解并识记各种加工方法中主运动与进给运动。2)切削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3)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评定六个角度所需的坐标系定义;六个基本角度的定义;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要求;常用的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和高速钢);结构复杂的刀具一般是由高速钢整体制作;硬度最高是金刚石,但不能加工黑色金属;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1)三个变形区,弹塑形变形集中在第一变形区;积屑瘤,前刀面磨损在第二变形区;加工硬化,残余应力集中在第三变形区。2)切屑的类型;积屑瘤的定义及产生原因;最高温度在距前刀面上距离切削刃一定距离处;切削三要素对刀具寿命、切削温度的影响指数;刀具正常磨损的形式(前刀面、后刀面与前后刀面磨损);刀具磨损的原因(磨粒磨损等);刀具磨损的阶段;刀具磨钝标准的定义;刀具寿命和刀具总寿命之间关系;切削液的作用;刃倾角的功用;刃倾角的正负与切屑流向的关系;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第三章机床与刀具1)GB/T15375-1994分11大类;机床型号中首尾字母的含义;内外传动链;车刀按结构分类;钻削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均是由刀具完成;麻花钻的切削部分的结构组成,几何参数,标准顶角;扩孔钻与麻花钻相比无横刃齿数多;扩孔能纠正孔的位置误差,而铰孔、浮动镗孔、珩磨孔及拉孔均不能纠正孔的位置误差;钻、扩、铰、拉孔属于定尺寸刀具加工,而镗孔则不是;孔径大于100mm时,采用镗孔;坐标镗床可以用来划线及测量孔距;拉削的方式;铣削的分类(顺铣与逆铣);顺铣与逆铣的不同点;单个磨粒磨削的过程(滑擦、耕犁和切削);磨削工艺特点;无心磨削的特点,如工件无需打中心孔,生产效率高等;2)砂轮的五个特性;粒度定义,粒度选择原则,砂轮硬度及组织的定义;齿轮技术要求;常见的齿形曲线及加工方法;插齿与滚齿的异同;剃齿与磨齿;齿轮加工时的安装角;第四章机械加工精度1)加工精度、加工误差、误差敏感方向;经济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等定义;加工原理误差的定义;机床主轴的误差(轴向、径向与摆动);导轨误差(水平、垂直与平行);2)刀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刚度定义,工艺系统刚度与组成部分刚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与薄弱环节);工艺系统的热源(切削热、摩擦热和外部热源);刀具与工件的影响,减小工艺系统热源的措施;内应力定义及产生;工序能力系数;第五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表面质量的含义;表面质量与零件耐磨性、粗糙度;表面层的加工硬化及其评定指标;磨削烧伤的定义及磨削烧伤的形式(退火、回火与淬火);表面残余应力第六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1)生产过程、工艺过程的定义;工序、工步、进给、安装与工位的定义;生产纲领的定义与作用;工艺规程的定义;2)工艺规程的作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3)基准的定义、类型及其定义4)粗基准定义及其选取原则;精基准定义及其选取原则;研磨、铰孔是自为基准使用的例子。5)加工阶段的划分,目的,任务及其加工顺序6)余量的定义、类型、确定方法;尺寸链定义,组成增、减环与封闭环。极值计算法。7)时间定额、组成、基本时间;工艺成本,单件工艺成本、全年工艺成本第七章机器装配工艺装配定义与内容;装配方法及各自的特点;调整与修配的区分;装配的组织形式;划分装配单元,装配顺序第八章工件的安装与夹具夹具的组成、分类;通用夹具;六点定位原理;完全定位、过定位、欠定位与不完全定位的定义;常用的定位元件;定位误差(定义、组成、计算);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典型的夹紧机构;典型夹具,铣床夹具的类型及特有元件及作用,钻床夹具的类型及特有元件,钻套、钻模,车床夹具了解。1.在尺寸链中,封闭环的数量是个;A.1B.2C.3D.42.在普通车床上用的四爪卡盘是;A.通用夹具B.组合夹具C.专用夹具D.可调夹具3.制作拉刀、麻花钻等复杂刀具常用的刀具材料为;A.人造金刚石B.硬质合金C.高速钢D.CBN4.工序尺寸一般按入体原则进行标注。5.夹紧力的方向应尽可能和切削力、工件自身的重力;A.平行B.同向C.相反D.垂直6.工件在夹具中定位,若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时,称为;A.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