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用爱传递正能量》大家知道一个流行关键词“正能量”吗。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能量:积极的向上的一面我们称之为正能量;消极颓废的一面我们称之为负能量。个人的小善累积起来,就是城市的大善;人人贡献一点善心,便是正能量。“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现在,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病情牵动亿万网民为之捐款祈福;勇救落水学生献出生命的沈星让自发前来追悼的群众久久不愿离去;病重卧床的老人看到了网民带他留在世界各地的“足迹”……这几年,各地涌现出一批感动神州大地的小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点燃了飞速传递于亿万网民之手的“火炬”。作为一名在校的学生,我想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做一个正能量的传递者。莘莘学子,梦想飞扬,志存高远,激情四射。这学期我们提出两点建议:一、做好自己“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古人给予我们的教训。今天,我们的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着一些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一方面抱怨“人心冷漠”,一方面又告诫自己“少管闲事”;一方面抱怨别人不守公德,一方面又时常纵容自己。这种相互矛盾的“双重标准”,正是时下道德水准滑坡的原因之一。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上课认真听讲,整理好书本,完成好作业,做好值日,捡起废纸,收拾好餐具""把方便留给别人,不给别人添麻烦。做好我们自己,就能为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做更多的事,就会如有人所说:“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第1页共20页二、心智成熟还记得看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让我们泪流满面的一个平凡女孩-孟佩杰:五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养母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这样一个在贫困中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的女孩子,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多少人,从小娇生惯养,成长一帆风顺,被家长宠着,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哪怕只是家长和老师一句提醒的话,他们都会觉得委屈的要命。同学之间的一句玩笑话,就有可能引起矛盾甚至导致殴斗,也有付出生命代价的先例。这样失去理智干出蠢事,告诉我们的就是“冲动是魔鬼”。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约翰·辛德勒提出——成熟的人具备以下几大品质: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独立性(自主性);多付出少索取;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争强好胜,学会合作,有团队精神;认识到敌意、愤怒、仇恨、残忍和好斗都是软弱,温柔、善良的人才是强者;有能力区分现实和幻想;灵活变通,面对无常命运。萦绕着正能量,同学之间传递的会是理解和包容,也就会收获喜悦和幸福。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做好分内的工作、对同学老师、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回报以感恩和祝福。在孔堂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收获到了温暖与感动,而正是这种正能量支撑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像歌中唱过的那样,如果每个人都学着关心,便没有人哭泣;如果每个人都懂得去爱,便没有人欺骗;如果每个人都乐于分享并放下骄傲,我们便不再会与失败作伴。坚持正能量,人生无所畏惧。各位同学,让我们尽快行动起来,细心去创造、发现文明;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人,积极地宣讲、渲染我们的班级和学校,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为了共同的家园、——传递正能量,你第2页共20页准备好了吗。第二篇:传递正能量演讲稿传递正能量再创新辉煌一个阳光般温暖的微笑,就能传递出彩虹一样的心情;一个善意的举手之劳,就能给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一番真诚的问候,一句轻声的鼓励,甚至是一曲感人的歌曲,都能给人带来快乐,让人感受到爱。如何传递正能量呢。我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