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修辞手法之语文修辞手法之通感通感襄阳市第十二中学桂颖什么是通感?又叫“移觉”,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举个例子吧“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再举个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通感有什么作用?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吗?NO通感,感觉的转移——为了增添情味。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比喻,用甲物比作乙物——为了生动形象。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总之,通感——从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另一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再造形象之美,并让读者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魅力。你,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