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主备人:谢向红【单元内容简析】《倔强的小红军》讲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他本想帮助小红军一起走出草地,却被小红军说服独自前行。当陈赓同志醒悟后往回找小红军时,却发现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责怪着自己。本文围绕“倔强”一词,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宁愿自己牺牲,也不拖累别人的小红军的光辉形象,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描写小红军神情、动作、语言等语句的体会,使学生眼前呈现出一位机灵、乐观、坚强的小红军的形象,并让学生在对语言有所领悟的基础上积累语言。《小兵张嘎夺枪记》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兵张嘎不畏强敌,从鬼子手中夺下手枪的故事,赞扬了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课文以“枪”为主线,按小兵张嘎“发现枪——勇夺枪——比试枪”的顺序讲述,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人物形象鲜明,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熏陶。《虎门销烟》是一篇形象生动、条理清晰又不乏结构严谨的记叙文。课文以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为题材,用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描述了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字里行间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单元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领会课文表达的方法。【单元教学时间】12课时。25倔强的小红军【设计理念】本套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课程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坚持多读少讲,把读书、想象、感悟、体验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读书;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引导体会人物的品质及所蕴含的感情,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学目标】1.会认“倔、稞”等生字,会写“倔、饥”等字以及由会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了解人物的内心。3.学习小红军在长征途中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留给自己的高尚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重点难点】1.通过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体会、习得抓住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2.让学生体会到小红军的表现是和陈赓同志有着密切联系的。【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是啊,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强渡天险,翻越雪山,横穿草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更为感人的是有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全程。但也有一些小红军,则永远地牺牲在行军途中。陈赓同志每次回顾自己的革命经历,就会想起一个关于小红军的故事,陈赓同志深情地把这位小红军称为“倔强的小红军”。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个小红军的故事。2.看老师板书课题并齐读,理解“倔强”的意思及题目的意思。3.从课文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篇写人的课文,我们该怎样学习?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或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2.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字音读准了没有?(重点指导读准“忍”“吻”“挨”“膝”。)句子读通顺了吗?(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一些长句子读通顺,读流利。)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4.交流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四、学习生字新词1.交流学习生字的好方法,指导写好难写的生字。2.学习“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在空花篮里填上自己喜欢的词语。五、作业1.掌握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倔强、回顾、薄嘴唇、一段路、满不在乎、无可奈何。2.导语: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课文《倔强的小红军》。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昨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