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希特勒人物:罗斯福会议:事件: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一战后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9-1933年经济危机(大危机/大萧条)两条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时间: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会议:时间: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华盛顿会议会议:时间: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事件:华盛顿会议会议:时间:1919年—1937年(一战后—二战前)一战后的世界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巴黎和会时间:地点:参与国:操纵国:目的:实质:构成:作用:《凡尔赛和约》奥保匈土和约时间:中心议题:内容:与中国关系:华盛顿会议时间:地点:参与国:操纵国:目的:构成:作用:《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时间:中心议题:与中国关系:内容:目的/影响:实质/后果:实质评价与前面内容的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后面内容的联系格局——WarⅠ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WarⅡ后两极格局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大危机时间:地域:原因: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背景时间中心措施目的特点实质效果意义评价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评价=效果+意义+特点•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但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与前面内容的联系美国三位总统的功绩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比较与后面内容的联系面对经济危机走上两种不同道路的比较与时事的联系奥巴马事件:德国闪击波兰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慕尼黑阴谋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占柏林战役雅尔塔会议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时间性质绥靖政策进程启示爆发原因胜利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1939.9.1——1945.9.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概念实质原因危害表现珍爱生命,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慕尼黑阴谋时间:时间:地点:地点:制造者:制造者:内容:内容:影响影响::结果:结果:19381938年年99月月德国慕尼黑德国慕尼黑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四国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四国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10天内把苏台德天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区等地割让给德国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法盟国波兰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法盟国波兰首先遭遇德国的进攻,英法也被卷入二战先遭遇德国的进攻,英法也被卷入二战阶段事件时间双方作用爆发德国闪击波兰1939.9.1德vs波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扩大苏德战争爆发1941.6德vs苏warⅡ规模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7日vs美warⅡ规模进一步扩大协同作战国际法法西斯联盟成立1942.1.1标志: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苏vs德即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最后的胜利诺曼底登陆1944.6.6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对德国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德国灭亡的进程雅尔塔会议1945.2攻克柏林战役1945.5.21945.5.8苏vs德warⅡ欧洲战场结束,法西斯德国灭亡日本投降1945.8.151945.9.2warⅡ结束最大规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时间:时间:主要国家:主要国家:标志:标志:意义:意义:19421942年年11月月11日日美、英、苏、中等美、英、苏、中等2626国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内容: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内容: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